ID: 19350673

第四篇常见妇产科、儿科疾病第二十一章常见儿科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课件(共42张PPT)《临床疾病概要(第4版)》同步教学(人卫版)

日期:2025-10-02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1403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常见,儿科,疾病,第四,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学习目标: ※掌握:1.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原因 2.临床表现 3.骨骼变化特点 4.诊断和预防 5.搐搦症的临床表现 了解:1.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和代谢 2.各类佝偻病的鉴别及治疗 3.搐搦症的治疗 概述: 因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以钙、磷代谢紊乱和骨骼钙化障碍为临床主要特征的慢性营养缺乏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不足 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 患病率各地区差异甚大 钙磷代谢异常 骨骼病变 “四病”之一 流行病学 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好发于婴幼儿 北方多于南方 一、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和代谢 ※二、病因 三、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防 ※九、搐搦症的表现及治疗 一、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和代谢 1.维生素D的来源 VitD来源 胎盘 天然食物 日光照射皮肤 2周 含量少 主要来源 同学们: 找到答案了吗? 维生素D 皮肤的光照合成:人类皮肤中的7-脱氢胆骨化醇 (7-DHC) → 胆骨化醇(内源性维生素D3) 紫外线照射 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存在于植物中 维生素D3(胆骨化醇),存在于人体 2.维生素D的转运 (1).25-(OH)D3是循环中维生素D的主要形式 (2).1.25-(OH)2D3生物活性强,被认为是一种类固醇激素,通过其核受体发挥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凋亡 1,25-(OH)2D3,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和免疫功能的调控过程,即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不再局限于骨骼或钙磷代谢 3.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1 2 3 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磷的吸收 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和磷 促成骨细胞的增殖,促成熟破骨细胞的形成 4.维生素D代谢的调节 自身反馈作用 血钙、磷浓度与甲状旁腺、降钙素调节 ※二、病因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妊娠期营养不足 早 产 双 胎 2.日照不足 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 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 大气污染会吸收部分紫外线 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 3.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天然食物 鱼肝油 5.疾病影响 胃肠道 肝胆疾病 维生素D的吸收 肝肾损害 维生素D羟化障碍 6.药物影响 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三、发病机理 Vit D 肠道Ca、P吸收 低血钙 PTH调节 甲状旁腺代偿 破骨细胞 骨重吸收 低血钙恢复 肾脏重吸收P 低血磷 细胞外液钙磷沉积 骨正常矿化受阻 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骨样组织堆积 (佝偻病病理改变) 迟钝,PTH 低血钙不能恢复 继续 手足搐搦 (tetany) 自检题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主要的病因是 A、维生素D摄入过少 B、生长快,需要量大 C、肝肾疾病的影响 D、日光照射不足 E、遗传因素 [答案]D ※四、临床表现 1.初期(早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 神经兴奋性↑易激惹,烦闹,汗多,枕秃 血生化: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正常或略低, 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2.活动期(激期) 6个月:颅骨软化“乒乓球头” 7-8个月:方颅 1岁:佝偻病串珠、鸡胸 郝氏沟、手、脚镯 膝外翻X型腿 膝内翻O型腿 脊柱畸形 实验室检查: 25-(OH)D3<12ng/ml, AKP明显升高 血钙稍降低 血磷明显降低 3.恢复期 经治疗及日光照射,症状减轻或接近消失。 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个月降至正常水平。 X线: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增宽<2mm。 4.后遗症期 无任何临床症状。 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干骺端病变消失。 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自检题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骨骼畸形 B、运动机能发育缓慢 C、骨骼X线表现 D、Ca正常、P稍低、AKP升高 E、神经兴奋性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