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55107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格子”与“格调”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70次 大小:347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格子
  • cover
“格子”与“格调”———2024年3月各地联考作文金题及导写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作文纸有格子,作文才有格调;人和事有格子,人和事才有格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句材料通过对比“作文纸的格子”和“人和事的格子”,引发了我对“格子”这一概念的思考。在我看来,“格子”可以理解为规则、准则或者框架。在写作过程中,格子的存在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有条理,同样的,在人的生活和学习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框架,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展现出自己的“格调”。 从这句材料中,可联想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写作的规范性:作文纸的格子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规范,让我们知道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安排材料。在写作过程中,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美观、规范,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同样,在生活和工作中,也需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 个人修养:人和事的格子,可以理解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如同有了人生的“格子”,在生活中举止得体,为人处世有度,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创新与突破:虽然格子给我们提供了规范和框架,但有时候,突破这些格子也是必要的。在写作中,适当的创新可以让文章独具特色,引人入胜。在生活中,勇于突破常规,敢于创新,也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教育意义:这句材料还启示了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同时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实现自我突破。这样,学生才能在遵循规范的基础上,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 综上所述,这句材料揭示了“格子”在写作、个人修养、创新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规范,同时注重创新;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有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实现自我价值;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格调”。 【佳作赏析】: 格子里的世界 在生活的画布上,格子如同线条般勾勒出万千世界的轮廓。它们或大或小,或规则或杂乱,绘制出一幅幅独具匠心的画卷。作文纸的格子,是思想跳跃的舞台;人和事的格子,是品质升华的容器。 当我把目光投射在那张铺满格子的作文纸上,我的思绪开始飘渺,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字迹工整的故事在格子间诞生。每一个格子都像是时间的沙漏,细数着文字的滴答声。我试图在那些规整的方块中寻找答案,那些答案如同隐藏在迷宫尽头的宝藏,引导着我一步步前行。 格子,是对秩序的尊重,是对规则的遵循。它们限制了我们的笔触,却也成就了我们独特的韵味。正如那些在围棋盘上布子的高手,每一个棋子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作文的格子,让我们学会了在约束中思考,在限制中创造。 而人生的格子,则是那些塑造我们品格的模板。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格子中扮演着角色,承担着责任。家庭、学校、社会,这些不同的舞台给予我们不同的格子,我们在其中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修养的人。这些格子,如同陶艺家手中的窑炉,经过高温的历练,我们才能变得坚强而美丽。 然而,格子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也在个人的成长中调整。从古代的竹简到现代的电子屏幕,格子的形式在变,但它们承载的意义却恒久不变。它们是知识传承的桥梁,是文明进步的见证。 在格子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格调的人。这种格调,不在于我们的衣着、我们的居所,而在于我们的内心。它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世界的理解。在格子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纷繁的世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