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1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鲁科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在本章教材中,包括了 “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三节内容。“动物的运动”这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前一章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的动物基础生理学知识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也为后面动物的行为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内容包括了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的产生”和“各系统协调运动”“运动的意义”四个子课题,并通过“初识”“再识”一步步探究形成关于运动系统学习的知识架构,并利用实物和模型去探究动物运动产生的原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运动、追求健康的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 【学习目标】 1.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利用物理学杠杆原理说明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协调配合关系; 3.认识运动产生的原理,理解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习重点】关节的结构及功能 【学习难点】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导入】:观看视频,分析视频中有多少类动物,并分析其运动器官与方式。 [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需要依赖_____系统,观看视频分析“立定跳远”中身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运动。 小结:运动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 背诵 30s 对查 30s 抽查[探究 1:初识骨] 独学课本 49页观察与思考家兔的骨骼,小组合学讨论“立定跳远“中,都运用到了哪些骨? [探究 2:初识关节] 思考若立定跳远中手臂套上硬纸筒,纸筒会限制什么结构的活动? 小结:骨和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 [探究 3:初识骨骼肌]在“立定跳远”中,我们会屈肘和伸肘,请感受上臂的肌肉,推测骨骼肌具有_____的特性。 [探究 4:再识关节] 观看猪的膝关节视频,认识关节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独学识记课本 p49页观察与思考关节示意图,1min。 _____,包括( )_____和( )_____,表面覆盖_____ 关节 _____,有滑液 _____,分泌滑液,外有韧带。 关节的特点:即_____又_____。 【探究 5:再识骨骼肌】 观看视频,肌肉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_____绕过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附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学习任务二】:运动的产生小组合学进行实验,解决以下问题:4min 1.老师提供的模型各部分相当于运动系统的哪些结构? 2.如果验证肌腱必须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必需附着在两根骨头上才能牵引骨进行运动? 3.要想完成一组完整的动作(动作的发生和复位),至少需要几组骨骼肌的配合? 小结: 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收缩或舒张)牵拉骨改变位置,而____(能否)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_____骨骼肌的收缩牵引,可见骨的运动需要____组骨骼肌相互配合。 独学记忆逐渐完善的思维导图 30s,对查 30s,抽查进阶探究: 如何利用模型探究屈肘、伸肘时二头肌和三头肌的状态? 屈肘 伸肘肱二头肌_____, 肱二头肌_____ 肱三头肌_____。 肱三头肌_____。 【学习任务三】:各系统协调运动合学:“立定跳远”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哪些系统的协调配合?1min 运动并不是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学习任务四】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对于生存具有什么意义?有利于____、避敌、_____和_____,以适应_____。 【达标检测】(测学 5分钟)(1-4必做,5 6选做) 1.“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要求同学们在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