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55951

(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7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延续,文化,血脉
  • cover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5.1《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芦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程贵华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 责任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播放视频《历史名城芦山》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营造文化氛围,通过视频,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我们的家乡芦山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青衣氏羌族部落在此生息繁衍,从事狩猎和农耕。夏为梁洲之域,商为氐羌地,周属雍洲,后为青衣羌国地(或说蜀国地)。芦山为郡治所在地440余年,是蜀郡西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南方丝绸之路国际交通线要冲,茶马古道枢纽,所以遗存有大量珍贵的汉代文物,其中有两件石刻曾被国家文物局选送美国巡展。郭沫若观王晖石棺拓片曾题诗三首,赞为“诚哉艺术足千秋”,美学大师、雕塑家王朝闻观芦山汉代文物赞为“汉魂”、“汉艺精粹”。芦山的这些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汉朝开始,中国历史上有“九州”之分,即九个地域。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传统。这些地域文化的交融和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元。 二、预学检测 1、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_____、浩如烟海的_____、名扬世界的_____、异彩纷呈的_____。 2、中华文化的特点:_____、_____。 3、中华文化的组成:_____、_____、_____。 三、精准释难 (一)学中华文化 1、了解文化、文化和文明的关系。并能列举中华文化和芦山本土的文化。引导学生发现芦山的本土文化:方言、根雕、花灯、茶文化、樊敏阙、石兽、王晖石棺、汉姜古城、龙门溶洞、芦山庆坛、、、 当我们在异地,听到有人说“芦山话”你的感受是?乡音可以使身在外地的我们感到彼此的温暖,可以减少一些语言上的“束缚”增进彼此的感情,在乡音里铭记家乡故里。方言是我们拉近彼此的桥梁,方言是一方地区的根,已经渗透进我们的血脉里,陪伴着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方言可以传递着情怀,透露出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浓浓的乡愁。(设计意图:引导同学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浩瀚,并对身边本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为本节课教学和本节课最后一个活动做铺垫) 2、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结合生活经验,归纳出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 小结: 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的。 中华文化内容和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地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基础,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果没有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中华文化也不可能如此多元和丰富。总的来说,地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3、通过对我国重要节日,春节、中秋、元宵节的存在史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中秋节,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