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56463

问题研究 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学案 (解析版)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4-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5492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问题,第二,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第4课时 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景德镇的地理环境特点及发展瓷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区域认知) 2.说明景德镇瓷业衰退的原因,分析景德镇产业转型的道路。(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学习任务 目标一:结合资料,了解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发展陶瓷的优势条件及瓷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情境]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不论是进贡皇家还是出口海外,景德镇瓷器一直备受推崇。这种辉煌离不开当地优质的瓷土资源。历经一千多年的开采,景德镇的高岭土资源已近枯竭。 任务1:查阅资料并结合上图,描述景德镇的地理位置。 任务2:景德镇成为“瓷都”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任务3:早期景德镇瓷业扬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4:说出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公元1004年成为我国瓷器中心,20世纪60~80年代,景德镇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从事瓷业,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不断萎缩,产值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20年的2.6%。完成1~3题。 1.景德镇市兴起的关键因素是( ) A.资源 B.交通 C.技术 D.市场 2.该地瓷业生产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草地退化 C.水资源不足 D.土地荒漠化 3.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陶瓷业衰落的原因是( ) A.瓷土枯竭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B.市场对瓷器的需求量逐渐减小 C.缺乏政策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D.手工制瓷生产成本高且产量大 目标二:结合材料,分析景德镇陶瓷产业产业转型的可行措施。 [情境1] 阅读教材P.资料1和P.资料2。 任务1:依据资料说出景德镇瓷器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 任务2:推测景德镇瓷业生产可能带来的问题。 [情境2] 阅读教材P.资料3。 任务1:景德镇为什么重点发展艺术瓷器? 任务2:景德镇瓷业再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任务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景德镇应重点发展哪些支柱产业?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近年来,“千年瓷都”———景德镇在外部竞争、环境修复和资源枯竭的多重压力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目前景德镇已经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体店有几千家,构建了国际陶艺村、陶艺创意谷和明清窑作遗存园等板块,今天的“瓷都”正在从一座陶瓷之城衍生为活力四射的“创意之都”。据此完成1~3题。 1.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A.沿江临湖,地理位置优越 B.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C.陶瓷产业熟练工人数量众多 D.环境污染较轻,城市环境良好 2.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应当( ) A.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B.设定产品统一生产标准 C.关闭规模较小的手工作坊 D.引进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 3.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景德镇的有利影响包括( )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解决就业问题 ③提升城市等级 ④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铜川是药王孙思邈故里,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该地拥有600多种中草药。铜川市因煤而兴、因煤而殇,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该市深入挖掘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使全市中医药种植、加工、流通、研发、文化和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产值突破1000亿元。近年来,铜川积极开展林下套种中药材,借助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进一步扩大药王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下图为铜川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完成4~5题。 4.铜川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得益于该地( ) ①气候类型复杂 ②环境污染小 ③地势起伏大 ④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铜川选择中医药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突破口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当地药材单产高、产量大 B.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 C.当地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D.中医药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