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二节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 第2课时 器官移植及移植排斥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核心素养 1.说出器官移植的技术不断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培养生命观念 2.通过对器官移植面临移植排斥问题和干细胞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物科技前沿成果,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渗透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目 录 CONTENTS 一、 二、 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发展 器官移植面临移植排斥问题 中国器官捐献日 每年6月11日 2017年6月11日是第一个中国器官捐献日。 国务院总理李强于2023年10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修订草案)》 人类很早就尝试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国医生卡雷尔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肾移植这种手术,在同种异体之间从来还没有成功过。1952年,法国另一位医生为一位16岁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亲的一颗肾,然而这颗凝结着伟大母爱的肾只存活了22天。 一、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发展 卡雷尔(1873-1944) 法国医生 1954 年12月23日,在美国波士顿的彼得·布伦特·布里汉姆医院 , 默里等医生在一对同卵孪生兄弟之间进行了肾移植接受移植后患者存活了8年。这次手术被视为现代器官移植的开端。 主治医生默里因此获得了199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 概念: 器官移植是将某一个体的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到自体 或另一个体的手术方法。 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对用其他疗法已经无法治愈的一些患者来说,器官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无数患者通过器官移植获得了 “第二次”生命。主要依赖于器官保存技术和外科手术方法等的不断改进,以及高效免疫抑制剂的陆续问世。 2.意义: 3.器官移植成功与否的原因: 器官移植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供体器官是否具有活力、血管能否吻合并血流畅通、移植排斥反应能否避免等。 器官移植 影响我国器官移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事实: 1.我国的器官移植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 近年来,发展迅速。曾经只有少数医院才能做的肾移植手术,现在已趋于普及。 在肾移植手术后的随访中发现,双胞胎间肾移植的排斥反应最小,兄弟姐妹间肾移植的排斥性也比较小。 2.我国在临床上开展了同种异体器官或组织移植,目前已涉及肾、肝、心、肺、小肠、睾丸、卵巢、胸腺、关节、脾、骨髓、角膜以及胰肾联合、肝肾联合、心肺联合等。 3.角膜移植无排斥反应。 据调查, 我国患有角膜疾病的500万人中,约有400万人可经角膜移植重见光明,但每年只有几百个角膜供体。 思考:分析 影响我国器官移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供体器官十分短缺 每个人的白细胞能够识别HLA,区分自己和非己。正常情况下,白细胞不攻击自身细胞。如果将别人的组织或器官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HLA不同而发起攻击,称为免疫排斥。 二、器官移植面临移植排斥问题 2.免疫排斥: 3.器官移植成功的的关键: 。 研究表明,HLA的相似度达到50%以上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 事实上,除了同卵双胞胎,要在世界上找到HLA完全一致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外来器官于机体来说相当于什么成分? 2.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外来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主要是什么免疫起作用? 3.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4.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