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61385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2024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版)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2次 大小:4458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名师,广东,复习,一轮,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 【真题】 (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执策而临之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答案】1.(1)同“饲”,喂 (2)用马鞭驱赶 (3)面对 2.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句意是: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食:)同“饲”,喂。 (2)“策之不以其道”的句意是: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策:原指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3)“执策而临之”的句意是: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临:面对。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故(所以)、虽(即使)、祗(只、仅)、辱(受辱)、于(在)、奴隶人(奴仆)、骈死(一同死)”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点睛】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课标要求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⒉.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考察知识点 考点1理解词语意义及用法 考点2翻译句子 考点3辨析文言句式 考点4断句 考点5理解概括内容 考点6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7体会情感主旨 考点8分析写作手法 考点9比较阅读 考点10拓展评价 命题趋势 全国中考新考法精选古诗文联读 实词释义(含实词辨析)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1.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