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64197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课件(41张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4010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复习
  • cover
(课件网) 整理与复习 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数 10以内数的认识与写法 认识几和第几 比较 整体回顾 一 可爱的校园 数数 初步认识图形 加与减(一) 加减法的意义 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加法表和减法表 比较 大小、多少 轻重 高矮、长短 在数事物的个数时,通常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点数法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时所对应的那个数是几,则事物的个数就是几。 数数 知识梳理 二 ( )个 。 ( )个 。 3 5 生活中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形状,如皮球是圆圆的,木桩是长长的、方方的。(例:) 初步认识图形 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事物的数量是1~10的,可以分别用数1,2,3,4,5,6,7,8,9,10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一类事物的集合。 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数量 1盒粉笔。 1~5各数的认识与写法 1. 认识:物体的数量是1~5的,可以分别 用数1,2, 3, 4,5来表示。 2. 写法: 6~10各数的认识与写法 1. 认识:物体的数量是6~10的,可以分别 用数6,7, 8, 9,10来表示。 2. 写法: 几和第几 “几”和“第几”的意义不同,“几”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表示总数。“第几”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它只表示其中1个事物。 一共有( )节车厢。 在第( )节车厢。 5 4 10以内数的顺序: 倒着数: 10 9 8 7 6 5 4 3 2 1 减1 1 2 3 4 5 6 7 8 9 10 顺着数: 添1 2. 写法: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 和收笔处要相连,并要写圆润,不能有棱角。 1. 意义:0表示一个也没有。 0的意义、写法与作用 3. 作用:0表示起点或分界线。在直尺上,0的刻度 在1的前面,表示起点。温度计上的0是分界线。 比多少 1. 方法:数数、一一对应 2. 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都没有剩余,则这两种 事物一样多;如果其中一种有剩余,则有剩余的那 种多,另一种少。 3. 把三种事物一一对应后比较,如果其中一种事物的 数量比另外两种事物都多,就称这种事物最多;如 果比另外两种事物都少,就称这种事物最少。 1. 认识: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表示;当前面 的数比后面的数小时,用“<”表示,当前面的 数比后面的数大时,用 “>”表示。 “>”“<”和“=”的认识和书写 等号 读作:等于 小于号 读作:小于 大于号 读作:大于 2. 书写: 比多少 物体所占的空间多,这个物体就大。物体所占的空间少,这个物体就小。 比大小 大容器装的液体多,小容器装的液体少。 比高矮 当事物的高矮相差较多时,可以直接观察比较;当事物的高矮相差较少时,要保证两个比较的对象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 比长短 1. 先将事物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另外一端。 2. 比较路线的长短时,可以选择一个统一的标准长 度,再看每条路线有几个这样的标准长度,最后进 行比较。 比轻重 1. 方法: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等方法,还可以借助 工具(如:跷跷板、秤、天平等测量)。 2. 物体的大小和轻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物体的轻 重一般与材质有关。 看 掂 称 (上轻下重) (压手的重) (上轻下重) 加法的意义: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 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点数法 接数法 图示法 减法的意义: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 点数法 画线法 倒数法 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有关0的加减法 1.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2. 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这个数。 同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既可以列出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减法算式,加法和减法是互逆的。 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1. 6的组成:0和6,1和5,2和4,3和3, 4和2, 5和1,6和0都可以组成6。 2. 7的组成:0和7,1和6,2和5,3和4, 4和3,5和2,6和1,7和0。 1. 8的组成:0和8,1和7,2和6,3和5,4和 4,5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