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65871

第一单元溶液复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含解析)

日期:2025-10-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5289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教版,一册,学制,五四,单元
  • cover
第一单元 溶液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2.以下清洗方法中,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3.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错误操作只有③ B.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不需要密封保存 C.图中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可以是④①③⑤② D.按图中操作量取所需要的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B.一旦形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就不能再转化 C.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下列操作一定能让接近饱和的食盐水变为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是( ) A.升温 B.加水 C.加食盐水 D.加食盐 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C.t2℃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B.t2℃时,甲和乙两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 C.降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在t2℃时,将60g固体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110g甲溶液 8.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食盐 C.面粉 D.高锰酸钾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溶液都是无色的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0.氯化钠,可月于制造纯碱和烧碱及其他化工产品,食品工业和渔业用于盐腌,.还可用作调味料的原料和精制食盐.如表所示的是固体氯化钠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题: 温度 氯化钠 如果将时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水 C.加入氯化钠固体 D.倒掉一半溶液 11.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能解释人在喝碳酸饮料时会打嗝现象 B.图2:能解释打开啤酒瓶的瓶盖听到“咝”的一声,有气体冲出现象 C.图3: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图4: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蒸发溶剂前乙是不饱和溶液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二、科学探究题 13.某化学学习小组发现学校里用的铜质水龙头表面出现了一层绿色的锈渍。 【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层锈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俗称“铜绿”。“铜绿”在干燥的空气中加强热,生成三种氧化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写反应类型)反应。 【猜想与假设】经仔细观察水龙头的使用环境后,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金属铜与 (填写物质名称)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设计实验一】借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