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67580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理综试题-初中化学(含解析)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5454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贵州省,考试,解析,化学,初中,试题
  • cover
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卷I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卷Ⅱ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Fe:56 Cu:64 Zn:65 Cl:35.5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诗词是浪漫的,化学是严谨的,这两者似乎格格不入,然而诗人却将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精美的诗歌之中,或千“变”万“化”,或“诗”致入“微”,美轮美奂。下列诗句的描述中,不包含化学知识的是 A.有麝香自来,何须大风扬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 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固体药品 C.稀释浓硫酸 D.闻药品的气味 3.华为开创了“中国芯”时代。“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在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是 A.Cl2 B.HCl C.H2O D.SiH4 4.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符号,它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化学学习启蒙阶段的重难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8个硫原子:S8 B.甲烷的化学式:CH4 C.氩气:Ar D.氢氧化镁中的阳离子:Mg2+ 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钙 产生气泡 B 浓硫酸 氧化铁 产生气泡 C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钾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A B.B C.C D.D 6.下列有关生活,环境、能源、资源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 C.用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7.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实验方案 A CO(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CaO(CaCO3) 在高温下煅烧 C O2(H2O)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MnO2(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8.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 D.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9.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B.该反应中离子间的反应与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时离子间的反应相同 C.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相等 D.向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第II卷(114分) 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0.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化学知识。请根据化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某同学在洗碗时,利用洗涤剂去除碗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