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69360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1356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5课,安史之乱,唐朝,衰亡,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日本派遣到唐朝的使者叫什么?目的?意义? 2、唐朝中日交流最有影响的人物?贡献?(①②③)影响? 3、唐与新罗互相往来的货物有哪些? 4、唐朝促进中印交流的使者?去的时间?贡献(①②)? 5、鉴真和玄奘的优秀品质? 6、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①②③④)特点? 温故知新 3分钟 玄宗宴乐图 马嵬坡 1分钟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识记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政治局面。 2.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阅读史料,培养提炼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 学习目标 1分钟 一、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原因: ①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主要原因 ②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一: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 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材料三: 3分钟 问题探究 时间: 首领: 路线: 结果: 一、安史之乱 755年 安禄山、史思明 河北→洛阳→ 潼关→长安 被平定 763年 3分钟 材料二: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安史之乱的影响? 一、安史之乱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②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③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 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 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 3分钟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①唐朝统治腐朽; 宦官专权; ②藩镇割据; ③人民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 农民起义的背景: 高力士 李辅国 1分钟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结果:朱温叛变,投降唐朝, 起义失败。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P26 课后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 3分钟 朱温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分钟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分钟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历史根源/实质是什么?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五代十国”时期的特征如何呢? 1.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3.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P25 《韩熙载夜宴图》 P25 相关史实 3分钟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十国”之后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1分钟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农民起义 五代十国 2分钟 课堂小结 武则天 唐太宗 “贞观之治” 618年 唐高祖 建立唐朝 “开元盛世” 907年 朱温建后梁 唐朝灭亡 回顾唐朝: 唐玄宗 后期 “安史之乱” 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致命打击) 五代十国 2分钟 ①领导者必须亲贤臣远小人 ②国家统一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③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唐朝的兴衰成败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以史为鉴: 2分钟 应该怎样评价唐玄宗? 1.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帝王。 2.统治前期,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3.统治后期,唐玄宗统治腐败,导致了安史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