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73170

【开头篇】第4讲 引经据典增色法 课件-中考语文作文技巧方法之实战提升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481437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实战,方法,技巧,作文,语文,中考
  • cover
(课件网) 引经据典增色法 04 ———简洁优美开头篇 方法解读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或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等,既能激发读者兴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时,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突现人物、事件。 方法解读 例如《九华山之旅》的开头写道:“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这是唐代诗人李白三上九华山后留下的诗句。早就知道,“银瀑飞泻”“奇峰异石、星罗棋布”等词都是用来形容九华山奇美景象的,但这仅是听闻,想要真正领略美景,自然还得身临其境一回,于是暑假便参加了学校的九华山之旅。这个开头既有引用诗歌,又开篇点题,使文章增色许多。 方法解读 例如《聆听幸福的声音》一文开篇写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冬末春初,天空很纯净,纯净得像一块没有灰尘的玻璃,仿佛敲一下就可以听到很清脆的声音。没有风,开着窗,那一串风铃静寂无声,仿佛是沉睡了。伫立窗前,我抬头看那一串风铃,绿色的丝线连缀着淡黄色的橘皮———这是一串很特别的风铃,想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 这个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既用细腻生动的描写烘托了一种静谧美好的气氛,又设置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来统领全篇。 方法解读 引用修辞要用好,需注意: 1.引用要有针对性,能印证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2.引用要放到恰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在行文上自然和谐,能融为一体。 3.引用要简洁,不宜过多。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语言淹没。 4.引用的诗词等要是人们较为熟悉、易于理解、接受的,要符合人物身份。 方法解读 在文章的首段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语言凝练精辟,凸显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引用诗句、名言、歌词等开头,突出中心,吸引读者,引起情感共鸣。 示例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困难与阻挠才能够成功,自从经历了那件事后,我一下子懂得了这个道理。”(下面就写那件事) 《顽强创造成功》 方法解读 示例二:“友情是我们生活的照明灯。”自从看过了《夏洛克的网》这本书后,我真的觉得友情无价,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友情无价》 示例三:“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家喻户晓,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过呢,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为母亲过一个节日吧! 《母爱纯真》 凝聚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毕业晚会上,老班长含泪朗诵了这首词。泪光朦胧了我们的双眼,此时此刻有多少别情凝聚于心啊! 曾记否?那绿肥红瘦。 灯光下一缕银丝那样的醒目,我们知道那凝聚了您的多少心血。窗外修竹身影婆娑,她应该记得吧?您是比太阳起得早的人,当第一缕晨晖照进校园,您已经在教室等着我们。当繁星缀满天空,您又伴着星光上路。是晨晖,是星光染白您的双鬓;是我们劳累了您的身心。当我们将要走向考场时,校园里恰好芳草萋萋;当我们向您说声珍重,枝头落红已化为春泥。我们记得,是化作春泥的落红,让那芳草萋萋。 范文展示 曾记否?那灯火阑珊人未眠。 明亮的灯光彻照着四壁,我们知道这灯光中凝聚的是太阳的事业。每当我们看到这温馨的灯光,心中便有丝丝暖意流遍全身。这灯光如同妈妈的眼睛在深切地凝视。教室的门轻轻打开了,教室里响起了您春风般的声音,“真不听话,看,都几点了,赶快去休息!明天还要上课呢!”同学们都不舍地起身,走出教室。“啪!”宿舍的灯熄了,走廊响起轻轻的脚步声。我们知道当我们都进入梦乡时,您一定是彻夜无眠,第二天那精彩的课堂就是您昨夜辛勤耕耘的见证。夜色蒙蒙,灯火阑珊,今夜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