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82189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导学案(含答案).doc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834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 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_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_____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2)战国时期,“_____”局面出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3.秦汉时期 (1)秦朝 表现:推崇_____学说。 (2)汉朝:汉武帝尊崇_____,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魏晋南北朝时期 表现:玄学盛行。 5.隋唐时期 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促进了_____的创新与发展。 6.宋朝 理学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_____。 7.明清时期 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_____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8.近代 (1)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_____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_____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_____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知识点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 2 3. 4. 5. 6. 7. 知识点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 。(2)_____ ____。 (3)_____ (4) 。 (5)_____ _____。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_____ _____。(2) 。 (3)_____ __。(4)_____ _____。 精讲释疑 正确认识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课堂探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随堂检测 1.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孟思想反映了 (  ) A.重建贵贱有序社会的理想 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儒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D.治国理政的不同路径选择 2.学者郭建龙认为,西汉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可分为两大周期:第一个周期从西汉开始,到隋唐结束;第二个周期从宋代一直持续到晚清。在每一个周期中,又都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分别是:建立期、庸俗期、反抗期、变异期。材料中的“变异期”可能是 (  ) A.天人合一、 B.玄学、理学 C.三教合一、实学 D.玄学、心学 3.解读角度1: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解读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解读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下列符合上述解读的历史概念是(  ) A.道法自然 B.三纲五常 C.格物致知 D.天人合一 4.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孔子、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 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课后反思 课后练习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的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  ) A.强调“德治”和“民贵君轻” B.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2.“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