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86207

第六单元 人民币的认识(表格式)(单元解读)-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日期:2024-05-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2次 大小:303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2023-2024,青岛,数学,下册,一年级
  • cover
经济区“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备课) 基本 信息 学校 教师 年级 学科 一年级数学 备课 时间 2024年1月28日 单元 主题 认识人民币 单元 位置 第六单元 单元 类型 教材单元 重构单元 单 元 目 标 学科核心素养 数感;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课标 依据 课标摘录:《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 “内容标准”第一学段“常见的量”中提出: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课标解读: 1.行为结果: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行为程度:学生能辨别不同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人民币的互换。 3.行为条件:通过分类、兑钱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教学,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现实性强。以孩子们熟悉的“小小存钱罐”为切入点,学生看到这一素材,立刻会感到亲切,从而引起学习的兴趣。2、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了解,按材料来分,有纸币和硬币;按单位来分、有“元”、“角”、“分”。3、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横向分析:(人教版、苏教版、青岛版) 相同之处: 三个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的铺设顺序上都是相同的,都是经历(小面值的人民币认识(1元及以下)--引出单位元、角、分--介绍大面值的人民币) 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直观认识,教材都以大图的形式展示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图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记忆。 3、各版本教材都重视现实情境的营造,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儿童买文具、买玩具、买体育用品、生活用品等生活情境,设计了数钱、兑换等日常情节来作为学习载体,为儿童深入学习人民币奠定了基础。 不同之处: 导入情景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采用了学生去购物的现实情景导入,提高学生的代入感。 2、人教版提及了爱护人民币的小提醒,渗透人文教育。 纵向分析: 教学启示: 生活实际情景导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增加人民币面值的大图展示,设置相关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4、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学情 分析 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一年级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感知经验,也有一点使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 学困点: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综合以上,确定单元目 标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理解) 知识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相互间的进率。 技能目标: 1.会对人民币进行分类。2.能辨别不同的人民币。3.能进行“元”、“角”、“分”之间的互换。4.会对人民币进行简单加减法计算。 理解目标: 1.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理解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单 元 评 价 任 务 评价任务一:学生正确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评价任务二:学生热情主动的参与模拟购物、人民币兑换等各种实践活动,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具有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与情感。 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