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93822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重庆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2016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 cover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重庆卷)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高坎垅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墓中随葬器物的数量、种类、质地有所不同,随葬品大部分是实用陶器,陶器轮制,器体高大厚重,主要器形有簋、碗、盆、豆、瓮、釜、罐等。据此可推知,该遗址( ) A.已出现明显的等级制度 B.呈现出早期农业文明特征 C.陶器制作工艺日臻成熟 D.已出现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2.东汉《四民月令》中“三月”条规定:“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赈赡匮乏,务先九族,自亲者始。”这反映出当时( ) A.民间救济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推广 C.基层治理的完善 D.宗法制度的延续 3.《世说新语》载:“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又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这反映了( ) A.统治者思想较包容 B.魏晋名士放浪形骸 C.法律制度相对宽松 D.儒家地位受到冲击 4.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曾下诏:“明经进士与孝廉兼重”,(新创置)三礼、三传、三史、开元礼等科都不再以帖经试之而代之以大义和试策,以通经和明古今事体、知当今时务为主要的测试重点。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B.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C.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5.宋代的立法出现了一种新的体例“编敕”。“敕”是皇帝发布的涉及国家管理的各种事项的指示、决定等文书。“编敕”就是将皇帝的敕令进行分类编纂并且发布天下,对各级政府机关在未来的行政管理起到调整、协调的作用,是宋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编敕”的出现( ) A.提高了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促进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标志古代法律走向成熟 6.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华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 A.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 D.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 7.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总理衙门官员郭嵩森指出,西洋各国与历史上的“夷狄”不可同日而语,“洋人之与吾民,亦类也”。他认为与西洋诸国交往,“朝廷为之瞻顾避就,以为迫不得已与之交接”,但“与西洋交涉已成终古不易之局”。其主张反映出他( ) A.有了初步的反清意识 B.秉持新的世界审视视角 C.力主改变中国的体制 D.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传统 8.如表为1916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制订的《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如表中的规定( ) 类别 基本内容 关于留学考试 留学生要通过考试方式进行选拔。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步骤,初试由省行政长官组织,复试由教育部在京组织进行,初试合格者的试卷要送教育部复核 关于留学生的管理 留学生由教育部特派的留学监督进行管理。留学监督每月收取留学生学位论文和考察报告,验明留学生毕业凭证等 A.体现出资产阶级教育宗旨 B.说明政府对留学大力支持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