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溶解与乳化 一、多选题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在乙中盛约3∕4容积的水(水中加2滴红墨水),然后在甲中放入十几粒锌粒,再注入稀硫酸直至锌粒完全浸没,塞紧橡皮塞。双手按住两个橡皮塞,不久,红色的水从尖嘴玻璃管喷出,形成美丽的喷泉。下列物质组合也能形成喷泉的是 A.甲: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乙:水 B.甲:碳酸钙和稀盐酸,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固体和水,乙:水 D.甲:硝酸铵和水,乙:水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质一定是固体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4.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一瓶液体长期放置后不出现分层,则该液体一定是溶液 B.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会滴落,则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没变,则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D.过滤和蒸馏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则两者都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 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用木炭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或闻气味 C 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蒸馏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D.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 7.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甲烷 B.糖水 C.食醋 D.石灰石 8.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9.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白醋洗去水壶内部的水垢 10.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证明MnO2的催化作用 C.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A.A B.B C.C D.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CuSO4、NaCl固体可用水鉴别 B.在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C.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自燃 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酒精 B.硬水 C.矿泉水 D.生理盐水 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波尔多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食用油溶于汽油,食用油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C.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14.依据实验目的,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分别取样,加入肥皂水 B 除去ZnCl2 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 C 比较Cu 和Fe 的活动性 分别将铜丝和铁丝放入稀硫酸中 D 鉴别NaOH 固体和NaCl 固体 分别取样,加水充分溶解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液氧用作火箭推进剂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