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97006

第4章 生物大分子与合成高分子 单元检测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741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必修,选择性,2020,科版,化学
  • cover
第4章《生物大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20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苯的同系物既是环状化合物,又是芳香族化合物 B.有机物一定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麦芽糖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D.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2.对生物体的遗传性、变异性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核酸 D.核苷酸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控制溶液的pH可分离不同的蛋白质(含氨基和羧基)分子 B.阿司匹林粗产品减压过滤分离时,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用冷水洗涤晶体 C.做实验剩余有毒药品,如铅盐,氰化物应及时倒入下水道 D.往CoCl2 6H2O晶体滴加95%的乙醇或浓盐酸至晶体溶解,可得蓝色溶液 4.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铜导线 C.蚕丝被 D.棉衬衫 5.下列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苏打:Na2CO3 B.冰晶石:Na3AlF6 C.聚氯乙烯: D.黄铜矿:CuFeS2 6.下列有关生活中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医疗上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 B.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乙醇 C.油脂可用于生产肥皂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7.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溶液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 B. 将补铁剂溶于盐酸,过滤,将滤液加入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补铁剂中含有二价铁 C. 向盛有2mL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滴浓硝酸,加热,先有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黄 蛋白质能发生变性和显色反应 D. 石蜡油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气体中含有乙烯 A.A B.B C.C D.D 8.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脱硫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B.核酸检测是确认新冠病毒类型的有效手段,核酸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地沟油变废为宝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地沟油和石蜡油的化学成分不相同 D.在酿酒工艺中,可以将淀粉直接转化为乙醇 9.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油粑粑”是一道传统美食,制作时加入蔗糖作配料,蔗糖属于单糖 B.新冠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成熟苹果的汁液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是因为苹果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纤维素 D.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使用了聚四氟乙烯板,其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10.尿黑酸症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一种疾病。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酪氨酸能与含1 mol HCl的盐酸反应,又能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B.酪氨酸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和缩聚反应 C.1 mol对羟基苯丙酮酸最多可与5 mol H2加成 D.1 mol尿黑酸最多可与含2 mol Br2的溶液反应 11.高分子化合物在材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芳纶()的两种单体核磁共振氢谱峰数、峰面积之比均相等 B.酚醛树脂()的单体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C.全降解塑料()可由和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D.塑料王()耐高温、耐腐蚀与F的电负性大、键能大有关 12.广东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广东省博物馆中的下列馆藏文物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商代青铜器 B.宋代汉白玉雕 C.明代青花瓷瓶 D.清代木雕 13.聚酯三元醇应用于制备医用高分子材料,合成聚酯三元醇的原理如图: 已知:R1COOR2+R318OHR1CO18OR3+R2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体M1属于醇类 B.改变M1在三种单体中的比例,可调控聚酯三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C.该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D.X、Y、Z中包含的结构片段可能有 14.下列对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