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02583

2《丁香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5622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丁香结,教学设计
  • cover
《丁香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2.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情怀。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本课共有 11个生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的书写按结构进行归类,在写“缀、雅、拙、糊、襟、恍”这 6个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左窄右宽;“案、薄、蕾、怨”这 4个上下结构的字中,要注意“薄”字笔画较多;强调半包围结构“幽”字的笔顺。 2.阅读理解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四幅丁香图,唯美有深意。学生通过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借景抒情的手法,深切地感受到丁香花的美,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3.表达运用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丁香花的美,体会了作者的感受。此时,老师挖掘读写结合点,让他们及时表达,一吐为快。然后进行迁移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学生学前准备:(1)搜集宗璞的相关介绍和作品。(2)搜集有关文学作品中赋予花草树木某种品格的材料等。(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的例子: 比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竹子象征正直,莲花寓意清廉,康乃馨代表温馨。 课件出示: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并进行解释: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丁香”。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因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结、百结花”。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列举学过的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为本课的学习预埋伏笔;通过看丁香花,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2、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出示:点缀、幽雅、伏案、笨拙、单薄、衣襟、花蕾、愁怨、恍然、糊涂(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 解释字词意思,出示: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朦胧:不清楚;模糊。 笨拙:不聪明;不灵巧。 迷蒙:昏暗不分明。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三)初探“丁香”,整体感知 1.先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提示: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不易读懂。 (1)学生初读课文时,一方面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 (2)提取含有“丁香结”的相关句子,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结”,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关注“丁香结”出现的位置———多集中在文中后三段,由此引出对文章结构内容的关注。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问题: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划分课文结构层次。课文的第 1~3自然段写的是丁香花,第 4~6自然段写的是丁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