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02971

06《老山界》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33885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备课,名师,下册,七年级,语文
  • cover
(课件网) 老山界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陆定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导入新课 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其中有一座山岭叫做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被称为老山界。 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老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历吧。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27年起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部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走进作者 1934年12月,红军强渡湘江后进入越城岭山区,国民党判断出红军北去湘西的意图,于是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构筑封锁线,打算阻拦红军北上。在毛泽东的倡议下,红军暂时改变了去湘西的计划,决定西进,为此需要翻越老山界:一是因为它是红军去湘西的必经之路;二是因为当时形势紧急,没有更多的时间绕行;三是因为翻越老山界是国民党始料未及的。本文叙述的就是此次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背景链接 老山界,在地图上名为越城岭,在广西兴安华江瑶族乡,又称瑶山,是五岭之一,越城岭的中段分支,呈西南—东北走向,长21公里,宽6公里,方圆126平方公里。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越城岭的最高峰,也是五岭的最高峰。向上看,耸立于云端之中;向下望,简直是绝壁悬崖。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就是老山界,由此而举世闻名。 惊惶( )  军阀( )    缴租(   )  蜷身( )   点缀(   )  搀扶( )   呜咽(  )  咀嚼( )  澎湃( )   骨碌( )  酣然入梦( ) huáng fá  jiǎo quán zhuì chān yè jǔ jué péng pài hān gū lu 呜咽: 攀谈: 酣然入梦: 苛捐杂税: 不可捉摸: 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琴声。 闲谈。 甜美、畅快入睡。酣然,喝酒畅快的样子。 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不能够猜测、预料。 任务一 了解翻越之难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划分文章层次,找出文章线索。 本文以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第一部分(1):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变化、地点转换的标志性语言,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下午 红军 夜里 红军 爬山、写标语 帮助伤员 下午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下午 山沟 红军 沿山沟前进 傍晚 瑶民家 宣传部同志 攀谈、吃粥、 贴标语 天黑 山脚 红军 爬山 夜里 山腰 红军 露宿 半夜 山腰 红军 冻醒、观景 黎明以后 山路上 红军 爬山、写标语 帮助伤员 下午 山顶 下山路上 红军 看景致、煮粥 文末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着找出相关语句。 吃饭难 ①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 ②肚子很饿,气力不够。 睡觉难 ①就在这里睡觉?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②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行路难 ①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②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