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03559

5.1 植物生长素-(共50张PPT)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04036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植物,生长素,50张,PPT,课件,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问题探讨】 种子萌发后,根向地生长。如果将幼苗横过来,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则弯曲向下生长。 讨论: 1.茎和根的生长是受哪种因素调节的? 是由重力因素调节的。 根和茎很可能会继续横向生长,因为太空中几乎没有重力。 2.如果将该幼苗横放在太空中的“天宫二号”内,它的根、茎可能会怎样生长?为什么? 达尔文父子1、实验材料:生活现象金丝雀虉草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叫作胚芽鞘,它能保护生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19世纪末)达尔文胚芽鞘01生长素的发现2、实验过程及结果 01 生长素的发现 达尔文父子 生活现象 (19世纪末) 单侧光 自变量: 因变量: 结论: 有无尖端 是否弯曲,是否生长 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向光弯曲生长 不弯曲、不生长 2、实验过程及结果 达尔文父子 生活现象 (19世纪末) 自变量: 因变量: 结论: 受光部位 是否弯曲,是否生长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向光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不弯曲 向光弯曲生长 01 生长素的发现 3、结论胚芽鞘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比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01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父子生活现象(19世纪末)伸长区背光面向光面尖端【拓展】感光部位在尖端,那么伸长部位在哪里? 胚芽鞘生长并弯曲的部位是_____ 01 生长素的发现 尖端下面一段 (1913年) 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达尔文父子 生活现象 (19世纪末) 詹 森 01 生长素的发现 【思考】如果把该实验的琼脂片换成不能透过物质的云母片,其他条件不变,实验结果会是怎样的? 不弯曲、不生长 (1913年) 尖端产生的影响传到下部,为什么能使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呢? 思考 达尔文父子 生活现象 (19世纪末) 詹 森 01 生长素的发现 1.拜尔为什么要选择黑暗的环境? 2.没有了光的刺激,为什么胚芽鞘还会发生弯曲? 排除光的影响,控制变量 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拜 尔 (1918年) (1913年) 尖端产生的影响传到下部,为什么能使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呢? 思考 达尔文父子 生活现象 (19世纪末) 詹 森 01 生长素的发现 拜 尔 (1918年) 拜尔首次将实验放置于黑暗中进行,说明单侧光不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而“影响”的分布不均匀才是根本原因; 达尔文的“影响”是什么?是类似电、磁等的刺激?还是某种化学物质? 琼脂片 云母片 鲍森·詹森的实验(单侧光) 拜尔的实验(黑暗) 上述实验初步表明:胚芽鞘产生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01 生长素的发现 (1926年) (1913年) 达尔文父子 生活现象 (19世纪末) 詹 森 01 生长素的发现 拜 尔 (1918年) 温 特 证明达尔文的“影响”是某种化学物质而不是类似电、磁等的刺激?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顶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引起的。 实验结论: (1926年) (1913年) 达尔文父子 生活现象 (19世纪末) 詹 森 01 生长素的发现 拜 尔 (1918年) 温 特 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证明达尔文的“影响”是某种化学物质而不是类似电、磁等的刺激? 朝对侧弯曲生长 不生长、不弯曲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他们都属于生长素。 吲哚乙酸(IAA) (1926年) (1913年) 达尔文父子 生活现象 (19世纪末) 詹 森 01 生长素的发现 拜 尔 (1918年) 温 特 其他科学家 【总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温特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