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0680

2015—2016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3课《吆喝》(共48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0803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5,PPT,48张,吆喝,3课,课件
  • cover
课件48张PPT。 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这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导入新课 磨剪子来哎~!跄菜刀~! 葫芦儿 葫芦儿冰糖多呵阿有旧货卖脱,阿有旧格冰箱卖脱!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 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浓郁的地方 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内 在情感。注意语言衔接过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本土俗文化的情感,做生活 的有心人。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生动幽默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萧乾因心肌梗塞及肾衰竭,于1999年2月11日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九十岁。 作者简介 萧乾一生曾写下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著有专著《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研究》、《红毛长谈》、《栗子》、《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惟一的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1990年,80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萧乾、文洁若 囿( ) 招徕( ) 铁铉( ) 饽饽( ) 秫秸秆( ) 荸荠( ) 隔阂( ) 商贩( ) 吹嘘( ) 吆喝( ) 读准字音yòuláixuànjiēhéxūbo bífànyāoshúbōqì随机应变: 油嘴滑舌: 囿于: 隔阂: 吹嘘: 吆喝:词语解释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 应付。 形容说话油滑。 局限于;拘泥于。 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 优点;夸张地宣扬。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 呼唤等)。音频朗读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整体感知 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 1、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课文讲解 2、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阅读第二部分(第4—10段) : 3、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