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11525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48057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2,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姚 鼐 题解 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①碑记: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 ②游记: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 《登泰山记》属于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览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经过和所见所感。 姚鼐与桐城派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 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 姚鼐 (1732—1815),字姬传,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之称。五岳分别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南面 名作状,向西 北面 名作状,向东 判断句 在 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第一段 文化常识积累 口诀: 山南水北为阳 , 山北水南为阴。 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本段介绍了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一段 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 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这是“面”; 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这是“线”; 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出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点”。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 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极顶,便能领略泰山真面目,尽收无限风光于眼底。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介词,在 冒 经过 界限 到达 这 山脚 石阶 第二段 思考:“乘”可否换为“冒”? 不可以,“乘”字体现了人身不由已,只能随风雪而行,渲染出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如果用“冒”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顺着 判断句 不到一半 译文: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