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富春山居图 浙江桐庐 富春江 欣赏·思考 传世名作 《富春山居图》(局部)水墨纸本 元代 黄公望(号大痴道人) 作品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让人惋惜;又因在2011年和2021年两次合璧展出,在海峡两岸共传佳话。 《无用师卷》 《剩山图卷》 (33*640cm) 欣赏·思考 画面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觉感受? 《富春山居图》(局部)水墨纸本 元代 黄公望(号大痴道人) 作品以清秀、淡雅的笔墨,轻松、洒脱的笔法营造出清新淡雅、秋高气爽的意境。 观看整幅画面,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探究 “三远法”: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理论成熟的标志。 《富春山居图》中三远法的运用 高 远 (势之突兀) 平 远 (意之飘渺) 深 远 (意之重叠) 点景 主景 因心造境 移情山水 山 石 树 木 云 雾 江 河 人 物 亭台楼榭 房屋庙宇 舟 船 画面中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人物 亭台楼榭 房屋庙宇 舟船 高士出行 樵夫砍柴 文人戏鸟 挚友畅游 高士归来 独自垂钓 披麻皴 山石绘画技法 我能找到“披麻皴” 思考·探究 画家不是简单的对自然风光的描摹,而是面对大自然的想象,追求诗的意境,强调“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原则,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发了画家宁静淡泊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结合《富春山居图》,说一说你所感受到的画家的山水情怀与追求。 初识笔墨 情意至上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何用笔墨来描绘呢? 体验·探究 山水必学皴法 1.石分三面,表现体积。 2.轮廓左右要有浓淡之分,表现阴阳向背。 步骤一 山石结构 作业: 体味《富春山居图》的画中意境,结合生活中的山光水色,尝试画一幅山水画小品。 要求:体现笔墨技法和构图要素,凸显画面意境。 笔墨抒怀 遐思无限 创意·表现 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