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15720

青岛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空气评估检测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773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青岛,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空气
  • cover
青岛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评估检测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 (1)()、)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 ) 二氧化碳、水蒸气和( )等。 2 氧气本身不燃烧,但能( )。 (3)正常人如果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时间过长,会出现( ),可能造成全身组织伤害。(4)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 )、( )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同体积的空气( )。 (5)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 )和( )。(6)灭火器的使用步骤:提起灭火器→( )→用力压下手柄→( )。 (7)遇到火灾要赶紧拨打( )火警电话。 (8)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1)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 ( ) (2)我们周围的空间并不是真正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的。 ( ) (3)空气很轻,没有重量。 ( ) (4)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 ) (5)二氧化碳储罐可能会受环境影响而发生爆炸。 ( ) (6)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 ) (7)所有的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 ) (8)氧气的存在对动物和植物都非常重要。 ( ) (9)植物能吸收各种有害气体,只要大量种植植物就不怕空气污染。 ( ) (10)用灭火器灭油类火时,喷筒不能离火源太近。 ( )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平时我们说的“人离不开空气”主要是指离不开空气中的(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2)森林里空气清新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里没有污染 B.森林里没有二氧化碳 C.森林里植物多,人口稀少 (3)下列关于空气污染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C.以上都是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C.实验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5)在密封空间内不能使用干冰,因为( )。 A.干冰温度过低 B.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时体积变大会挤走氧 气 C.二氧化碳是有毒气体 ,导致人窒息甚至死亡 (6)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能生成二氧化碳的是( )。 A.小苏打和白醋 B.小苏打和水 C.白醋和面粉 (7)下列灭火方法中,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森林着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8)炼钢时,往钢炉内吹进( ),可以提高炉内的温度,使钢炼得又快又好。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9)倒开水时不小心烫伤了,要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 )冲洗或者浸泡。A.热水 B.温水 C.冷水 (10)下列物体中,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是( )。 A.铁片 B.酒精 C.食醋 4.实验题(共20分) (1)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采取以下方法制取二氧化碳,请你补充完整。(8分) ①在一个玻璃杯里,放入3匙( ),沿杯壁小心倒入一些( ),待泡沫开始下降时盖上玻璃片。 ②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集气瓶内的气体,发现二氧化碳是( )的气体。用左手轻轻将盖住集气瓶口的玻璃片移开一道小缝,然后用右手轻轻扇动集气瓶口处的气体,使少量气体飘进自己的鼻孔,发现二氧化碳是( )的气体。 (2)为了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9分) 实验课题: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实验材料:蜡烛、澄清的石灰水、抹布、火柴、烧杯。实验过程: ①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杯壁内侧出现了( )。 ②把烧杯擦干,将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烧杯,晃一晃倒出,再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杯壁内侧会变( )。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 (3)某科学兴趣小组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见下图)。如果用烧杯将两支蜡 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