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16339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83943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课,北宋,政治,课件,素材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壹 两分钟带你认识“奥斯卡影帝”———赵匡胤 北宋的政治 第六课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一篇: 兵变“得”天下———北宋的建立 第二篇: 集权“安”天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第三篇: 以文“治”天下———重文轻武的政策 第四篇: 以变“救”天下———王安石变法 1.通过北宋的建立与统一等史实,认识到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顺应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辩证分析其利弊。(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 兵变“得”天下 ———北宋的建立 壹·兵变“得”天下———北宋的建立 1、历史回顾———唐末以来的分裂更迭: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唐 907亡 北宋 960兴 十国(891—979) 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南汉 南平 北汉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 北方战乱多 南方相对安定 壹·兵变“得”天下———北宋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陈桥驿兵变: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主要事件 公元 960年 赵匡胤yin (宋太祖)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开封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壹·兵变“得”天下———北宋的建立 2、北宋的统一: 观察地图,你认为宋太祖接下来要解决什么问题? 北方 南方 辽国、北汉 割据政权 在这两大方向中,宋太祖会首先解决哪一个方向? 影响: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壹·兵变“得”天下———北宋的建立 对比北宋与唐朝的疆域图,说说有什么变化? 我们只能说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但燕云十六州并没有取得,辽国的契丹与西夏的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因此北宋不是传统的大一统政权。 2、北宋的统一: 注意:北宋没有实现大一统,只是局部统一 贰 集权“安”天下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贰·集权“安”天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 阅读分析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外重内轻” 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贰·集权“安”天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2、措施———收其精兵: 相关史事: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