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17982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287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三下
  • cover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将原来分割稻田的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了良好效益。如图为改造前后田埂和鱼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最主要目的是( ) A.扩大水稻播种 B.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C.保障粮食安全 D.增加休闲旅游景观 2.将原来分割稻田的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的良好效益是( ) A.经济效益 B.生态效益 C.社会效益 D.安全效益 如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3~4题。 3.促使消费要素流动的主要推动力是( ) A.工业卫星城建设 B.产业园、工业区建设 C.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D.新区、新城建设 4.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对中心城市人口的影响有( ) A.人口素质提高 B.人口明显减少 C.缓解了老龄化 D.人口集聚明显 黄河下游为典型的地上河。其孟津至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段,长约284km,游荡段平面上在较长范围内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具有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等演变特点。如图示意黄河全下游及游荡段累计冲淤量变化(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据此完成5~7题。 5.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过程中河床不断提高的关键控制原因是( ) A.搬运来大量泥沙 B.人为筑高岸堤 C.黄河含沙量极高 D.泥沙大量淤积 6.该游荡段冲淤状况是( ) A.宽窄相间,以淤积为主 B.宽窄相间,以冲刷为主 C.窄处冲刷,宽处淤积 D.窄处淤积,宽处冲刷 7.推断1999~2016年期间该游荡段出现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小浪底水库调水冲沙 B.龙羊峡水库调蓄洪水 C.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 D.龙羊峡水库调水冲沙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如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有利于湖泊湿地固碳的是( ) A.降低湖泊水位 B.疏松地表土壤 C.增加植物多样性 D.增强微生物活性 9.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效果明显,其原理是( ) A.减少湖滨植物,碳净排放量降低 B.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增容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湿地容量增大,生态系统稳定 如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土壤肥力最高的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菜地 11.图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①地表径流 ②地质构造 ③地势起伏 ④降水 ⑤蒸发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③④ 南极底层水是地球上最冷、密度最大的水体,威德尔海是高密度底层水的最大产生地之一。从寒冷大陆刮来的风不断将新形成的海冰从周围冰架上推离,形成冰间湖。冰间湖产生的大量冷、咸水沿着南极洲大陆坡倾泻到海底。如图为南极洲冰间湖的形成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推测威德尔海底层水水量在过去三十年里的变化及其原因( ) A.增加———冰间湖增加 B.增加———冰间湖缩小 C.减少———冰间湖缩小 D.减少———冰间湖增大 13.与冬季相比,夏季冰间湖( ) A.盐度较大 B.密度较大 C.温度较低 D.盐度较小 山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由13根呈圆弧状排列的夯土柱组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