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19083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检测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9-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487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政治,第七,必修,统编,高中,学年
  • cover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检测练习 一、单选题 1.我们常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观点体现了(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只对被统治阶级有约束力 2.依法治国,是治身;以德治国,是治心、治思想、治价值观。前者靠法律惩戒,后者靠制度约束和文化熏陶。以德治国是基础,依法治国是手段。由这段话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 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紧密联系的 ②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③法律惩戒优于制度约束和文化熏陶 ④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随着全社会对司法文明的日益关注,司法活动也越来越注重“人性化”。例如,司法机关明确规定不再组织罪犯“游街示众”以及组织“公开宣判大会”,不再以侵犯罪犯人格尊严的方式来震慑犯罪人等。上述我国司法文明的进步折射出( ) ①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②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任何公民都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从1999年“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到党的十六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C.我国尚未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D.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5.回望古老中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古老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着眼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关于我国法治发展的“历史和今天”,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代中国关于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中华法系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 ③今天我国的法治状况是由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所决定的 ④今天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②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全部意志 ③法是一种社会规范,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④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水和天平”“神兽和女神”都反映了人类希望通过法律去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在阶级社会里,法的本质是( ) A.人类社会的产物 B.人民的意愿 C.所有公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D.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8.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结合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反映的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的政治职能比社会职能重要 ④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目前我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信教公民近2亿人,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4万处,宗教院校92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重视和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