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问题研究 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CONTENTS 0 1 世界瓷都 0 2 因瓷而兴 0 3 土尽而衰 0 4 机遇与挑战 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世界瓷都 01 “世界瓷都”景德镇 陶冶图说 世界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因瓷而兴 02 因瓷而兴(一)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丘陵地带。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最终注入鄱阳湖,如下图。境内有优质瓷土矿。 历史上,景德镇境内瓷土矿资源分布广泛,近30%的土地面积蕴藏有瓷土矿资源。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景德元年(1004年)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始名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制出的青白瓷漆独具特色,闻名天下。 【问题1】分析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的条件。 【问题1】分析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的条件。 (1) 拥有丰富的优质瓷土矿; (2) 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水运便利; (3) 临近江南地区,市场广阔; (4) 制瓷工艺精湛; (5) 宋朝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丘陵地带。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最终注入鄱阳湖,如下图。境内有优质瓷土矿。 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景德元年(1004年)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始名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制出的青白瓷漆独具特色,闻名天下。 【问题2】依据材料说出景德镇瓷器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 因瓷而兴(二) 【问题2】依据材料说出景德镇瓷器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 古代景德镇瓷器外运以水运为主,顺昌江自北向南顺流而下,经鄱阳湖入长江至上海,运往中国和世界各地。 1931年昌江停泊的船只 现代社会,景德镇瓷器外运的方式多样,以航空和陆路运输为主。 【问题2】依据材料说出景德镇瓷器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 【问题2】依据材料说出景德镇瓷器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 1、古代景德镇瓷器外运以水运为主,顺昌江自北向南顺流而下,经鄱阳湖入长江至上海,运往中国和世界各地。 2、现代社会,景德镇瓷器外运的方式多样,以航空和陆路运输为主。 土尽而衰 03 20世纪80—60年代,当时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就有8万人从事瓷业,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鼎盛时期,瓷业产值占景德镇市生产总值的60%。 20世纪90年代,随着瓷土资源枯竭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瓷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00年的2.6%。 土尽而衰 【问题3】推测景德镇瓷业生产带来的问题。 (1)瓷土资源的开采,可能带来生态破坏; 【问题3】推测景德镇瓷业生产带来的问题。 (2)瓷器烧制过程中易产生环境污染; (3)瓷业规模萎缩,经济效益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人才流失,可能造成一些传统技艺消失。 20世纪80—60年代,当时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就有8万人从事瓷业,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鼎盛时期,瓷业产值占景德镇市生产总值的60%。 20世纪90年代,随着瓷土资源枯竭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瓷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00年的2.6%。 土尽而衰 【问题4】说出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瓷都”景德镇是如何衰落的? 最辉煌的时候,景德镇几乎让所有竞争对手绝望。彼时,中国生产陶瓷的地方有五六处,但宋应星《天工开物》里则点名景德镇陶器为全国第一。 谈及历史的辉煌,再回望当下,就容易产生恍惚之感。如今的昌江两岸,昔日繁荣的痕迹已经了无踪影,这座城市仿佛在很久之前就停止了成长。论经济,景德镇生产总值在多年来常居江西省末位,而支撑城市经济的第一产业仍旧是机械工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