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学习目标 1.归纳贺兰山东西两侧的地理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并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重点: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对不同地域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影响,从而树立尊重各地风俗习惯、人地协调的观念。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秦岭—淮河 1.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如 — 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 —巫山— 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等等。 2.读教材P8图5.7、图5.8和图5.9,分析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年降水量、温度带、干湿状况有何不同 为什么 3.读教材P9图5.10,并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 地区 耕地 类型 耕作 制度 主要粮食 作物 主要糖料 作物 秦岭—淮河 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知识点二:贺兰山 1.贺兰山位于 自治区与 自治区交界处,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 ”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但是我国河流 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 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贺兰山还是我国 与 的分界线,东部为 区,西部主要是 区。 2.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3.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以东,受海陆差异的强烈影响,形成了典型的 ( ) A.海洋性气候 B.大陆性气候 C.季风气候 D.雨林气候 4.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 ) ①阴山山脉 ②太行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贺兰山脉 ⑤南岭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合作探究】 1.在北国的哈尔滨,人们冒着零下20 ℃的严寒,观赏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而在南国的广州,数不清的奇花异草争妍斗艳。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2)要是某同学向你请教“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冬季温差很大 ”这个问题时,你将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2.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 试着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 自然地理特征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河流流量 河流结冰期 河流含沙量 河流汛期 温度带 干湿区 主要地形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1. 秦岭 淮河 季风 非季风 太行山 雪 峰山 2. 秦岭—淮河南侧年降水量在 800 mm 以上 , 秦岭—淮河北侧年降水量在 800 mm 以下 ; 秦岭—淮河南侧是亚热带 ,秦岭—淮河北侧 是暖温带 ;秦岭—淮河南侧是湿润区 ,秦岭— 淮河北侧是半湿润区。 原因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要素差异主 要是受纬度位置和季风的影响。 3. 旱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 甜菜 水田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 甘蔗 知识点二 1. 宁夏回族 内蒙古 塞上江南 外流 季风 草原 荒漠 半农半牧 牧 2. 贺兰山阻挡并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对宁夏平原的影响 , 与此同时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气 流在此形成丰沛的降水。 3. C 4. C 合作探究 1. (1)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南方温暖 ,越 往北气温越低。 (2) 从两个方面分析 , 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 影响。 2. 0 ℃以上 0 ℃以下 800 mm 以上 800 mm 以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大 小 无 有 小 大 长 短 亚热带 暖温带 湿润区 半湿润区 高原、盆地、丘 陵、平原 平原、高原 3 北方 : 小 南方 : 大 6.1 北方地区 学习目标 1.读“北方地区图”,知道其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2.重点:北方地区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概况 1.北方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 、大兴安岭以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