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2130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2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cover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收集和了解作者孟浩然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他写本诗的背景和目的,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涵虚、太清、徒等。 2.要求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意和主题,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律之美,并且熟背本诗,以此收集和积累更多的优秀古诗词。 3.通过学习本诗,要求学生学习诗人的“自我推荐” 的勇气和精神,勇敢地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思路和方法指导: 一、课前预习 (教师布置课前学生自主学 习的任务) 1.准确熟练地朗读本诗,对照课文注释或资料书疏通诗意。 2.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解题。 4.文言词语解释:涵虚、太清、济、端居、耻、坐观、徒有。 二、课堂学习 导入语设计: 1、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朗读水平。(教师作评价和朗读点拨) ,(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欣赏) (2)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提供作者孟浩然的相关文学知识?(让学自荐发言,教师提供资料作补充) 2.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留给后人的有《孟浩然集》。 (1)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指出并解释诗中重要的词语? (让学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 归纳、整理并补充解释) 3.多媒体展示相关词语解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 太清:天空。 蒸:蒸腾。 撼:撼动。 济:渡过。 端居:闲居不仕。 耻:有愧于。 坐观:旁观。 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教师问题设置:谁来解释题意? (教师引导探究与提示):这是一个联合结构短语,由“望洞庭湖”和“赠张丞相”两个述宾短语构成,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诗歌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望洞庭湖”,着重于“望”,是以描写景物 为主。后半部分是“赠张丞相”,着重于“赠”, 是以表达意愿为主。那么,诗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教师帮助整理并提供参考资料) 4.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 教师问题设置:谁来讲述诗歌大意? (让学生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整理提供答案) 5.多媒体展示诗歌大意: 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