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22962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4-05-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6767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物态变化,单元
  • cover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分) 1.(3分)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 A. 液化和凝华 B. 熔化和汽化 C. 凝固和升华 D. 凝固和熔化 2.(3分)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采用新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其原理中有一步骤是将液态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流动并迅速变为气态。这一步骤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3.(3分)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如图所示,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m。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井可达90m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以下是关于坎儿井减少水的蒸发的原因,其中错误的是( ) A. 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水流动时表面积过大带来的蒸发 B. 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带来的水的蒸发 C. 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也是减少水蒸发的原因 D. 地下有源源不断的水供应,所以减少了水蒸发 4.(3分)在我国北方当气温接近零下,把热水泼洒向空中,热水划成弧线,形成惊艳的“泼水成冰”效果,如图所示。这是由于热水洒向空中,其周围的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所形成的。下列自然现象形成与此过程相同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叶上露珠 C. 秋天,山中晨雾 D. 严冬,树上雾凇 5.(3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 B. C. D. 6.(3分)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A. 冰的熔点是,水的沸点是 B. 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 C. 图象中的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D. 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7.(3分)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A.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B.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C. 同时沸腾 D. 稍后沸腾 8.(3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B.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9.(3分)将装有水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水中,如图,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不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 A.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B. 温度达到沸点,会沸腾 C.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高于沸点,会沸腾 10.(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水沸腾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教室内洒水感觉凉爽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11.(3分)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的开水降温至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杯”。杯”的工作原理是( ) 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