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23556

【备考202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解析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20428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转化,分类,质的,备考,专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化学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解析版) 一、考纲解读 考纲导向 1.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概念; 2.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命题分析 2024年高考仍以考查学生对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识记、再现能力为主,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以物质组成、性质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胶体知识融合于试题之中,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二、知识点梳理 网络图 重点拓展 高频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 ①物质的组成可概括为“宏观一素(元素)、微观六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②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③几乎所有的酸都是共价化合物,都有确定的分子式。 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4个标准”(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1)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是否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的化合物。 (4)溶液、浊液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辨析物质分类判断中的“三大误区” 1)混合物、纯净物判断误区 (1)某物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如C4H10的结构有两种,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3)误认为结晶水合物一定是混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2)氧化物判断误区 (1)误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而且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2)误认为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Na2O2属于过氧化物。 (3)误认为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就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NO、CO为不成盐氧化物。 (4)误认为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5)误认为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两性氧化物。如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HF、NaOH反应。 3)有关胶体的认识误区 (1)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电荷,胶体与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 (2)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3)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误区如表所示 制备误区 操作 误区1 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到沸腾的稀NaOH溶液中 误区2 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到沸腾的自来水中 误区3 将Fe(OH)3固体溶解在沸腾的蒸馏水中 (4)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丁达尔现象。 3.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9)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 (10)铝热剂: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高频考点二 物质的变化 1)归类记忆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电解 十四化 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氧化、氢化、水化、钝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硝化、裂化 2)两法判断物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