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王磐 朝天子·咏喇叭 朝天子·咏喇叭 朝天子,曲牌名。 咏,指以某种事物为题作诗词。 喇叭,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张开,可以扩大声音。 文题释义 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 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磐家住在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背景简介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pán suǒ nà 朗读曲作 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小,声音响亮。 官船: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疏通曲意 曲意:喇叭和唢呐,吹出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喇叭来抬高声望和社会地位。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写“吹”之声 赏析一: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曲儿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儿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一小一大,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 赏析二:一语双关,先写“吹”之声,明写特点,曲子短小而声音响亮;暗喻宦官装腔作势、仗势欺人。表达了作者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 赏析三:“腔”是腔调的意思,道出了喇叭唢呐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揭示了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作者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 分析曲作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写“吹”之功用 “乱如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面写官船之多,来往之频繁,实际从侧面表现官场的混乱和黑暗,表达了人民的憎恨之情。 分析曲作 “抬”是抬高的意思,与“喇叭,唢呐”的特点相对应,呼应“曲小腔大”,暗含对比,讽刺了宦官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的真面目。 辨:辨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曲意:军民听了喇叭、唢呐都又愁又怕。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疏通曲意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分析曲作 运用互文、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军民对喇叭、唢呐又愁又怕的感受,侧面反映宦官对人民剥削压迫之深重。 曲意:眼看着喇叭、唢呐吹得这家倾家荡产,那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干了,鹅飞了,民穷财尽啊!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 疏通曲意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水尽鹅飞,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官船喇叭声声不绝的画面,形象地刻画了宦官仗势欺人、横冲直撞的丑态,揭露了他们欺诈百姓、鱼肉百姓的罪行,传达了人民对宦官的痛恨,流露出作者沉痛愤激的思想感情。 分析曲作 写“吹”之恶果 对“吹”的憎恶。 1.这首散曲以一个什么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分析。 吹之声:腔儿大 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 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水尽鹅飞 思考探究 “吹” 2、全曲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作者要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