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28076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2307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解析,学案,选择,必然,人类
  • cover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导学聚焦 1.生命观念———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2.科学思维———基于批判性思维辩证的看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明确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长远发展,做到环境的合理保护。 3.社会责任———认同可持续发展理论,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能在相关实践中探讨分析。 知识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1)自然资源与利用 资源类型 形成方式 举例 不可枯 竭资源 由 宇宙因素 、星球间的作用力在地球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风能、 潮汐能 、太阳能、大气和气候等 可枯 竭资源 在 地球演化 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自然资源 ① 可更新自然资源  土壤、森林、野生动物及人力资源等 ②非更新自然资源 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化石燃料等 (2)可持续发展 ①定义:指既能满足 当代人 的需要,又对 后代人 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 ②内涵 a. 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是主导; b. 生态 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 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目的。 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与环保有关的公益活动:百万森林、 世界地球日 、世界水日、地球一小时。 (2)环境保护的措施 ①减少对 自然资源 的消耗; ②优先购买 绿色 产品,使用绿色能源,绿色出行,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③减少对 环境 的污染; ④不猎杀珍稀动物和受保护动物、爱护古树古木等。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 )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都是可更新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3)开发自然资源时,既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 ) (4)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 × ) (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 (6)人类未来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 1.“稻鱼共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以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鱼双赢。在中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历史了。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为鱼提供保护和食物,同时,由于不施用农药化肥,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稻鱼共生”系统通过以稻养鱼、以鱼促稻,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请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提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有同学认为,“稻花为鱼提供食物,水稻的部分能量流入了鱼的体内;鱼产生的排泄物可为水稻提供肥料,因此,能量可以循环利用。”请对此作出评价。 提示:该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因为稻花是水稻的组成部分,其中的能量属于水稻的同化量,鱼吃稻花,水稻的部分能量流入了鱼体内,而鱼的排泄物需要经过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之后,才可以作为营养物质被水稻吸收,这个过程体现了物质循环,排泄物中有机物的能量不是被植物利用,而是被分解者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2.有些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停产又将影响职工的收入和产品的供应。这样的两难处境,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请你查阅有关资料,找一找摆脱这类困境的办法。 提示: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都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以便大力开展有利于环保事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对于近期无望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