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31526

第7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256022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全球,航路,开辟,欧洲,早期
  • cover
(课件网) 中等职业学校《世界历史》教科书课件 第7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高等教育-出卷网- P-40 新课导入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是一片不为欧洲人所知的岛屿,它就是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这些岛屿及附近的大陆就是现在的美洲。哥伦布的“发现”,是欧洲开辟新航路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哥伦布登上美洲土地 全球航路的开辟 旧航路? 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前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1) 经济根源:14—15世纪,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市场的迫切愿望。--根本原因 (2) 社会因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从《马可波罗行纪》中了解到中国金银遍地,从而刺激了欧洲的寻金热。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一《马可·波罗行纪》 《马可波罗行记》说,元大都“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顶之多,可谓奇观。“ 宫墙及房壁满涂金银, 屋顶之天花板亦涂金银及绘画外无他物。” 马可波罗对元大都的繁华富庶的描述在欧洲造成了强烈的反响,教会认为他的书是凭空杜撰的,在他临终前,神父要他忏悔,承认书中说的全是谎话,但马可波罗含着泪说:“上帝知道,我所说的连我看到的一半还不到。” 马可波罗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3) 商路危机: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奇贵。 (4) 宗教原因:希望向海外扩张来来传播基督教 。 奥斯曼 土耳其 旧航路 除了物质激励外,扩大基督教王国的目标也推动着欧洲人去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像佛教和伊斯兰教一样,基督教也是一种传教的宗教。特别是《新约圣经》,激励着基督徒把他们的信仰传到全世界。…… 实际上,探险的不同动机交织在一起,并彼此强化。葡萄牙的亨利王子———通常被称为“航海家亨利”———发起向西非探险的目的就是要加入黄金贸易,发现利润可观的新航路,打探穆斯林世界的土地情报,为基督教争取信徒,与任何一个他可能发现的基督教国家结成反穆斯林同盟。 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均已是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有力量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也希望借此获得财富,以提高在欧洲的地位。例如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曾一年内先后派三支探险队驶向茫茫大海。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 (5)、政治原因:西班牙、葡萄牙在15世纪末完成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2.条件 航海水平发展:(罗盘针的传入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等的应用) 地理知识提高:(“地圆说”、季风、洋流等)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