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34233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2075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课,原始,农耕,生活,导学案,答案
  • cover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说出原始农业的基本情况,知道我国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掌握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主要情况,通过对比两者的异同,探究原始农业的特征。 3.观察历史文物图,解析历史图片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对其产生崇敬之情,从而形成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感。 ◎重点: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预习导学】 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你该如何解决温饱问题呢 综合第一课内容,学生回答:采集植物果实或猎取动物。教师继续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和猎取动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学生讨论并总结答案: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徙,等等。然后提出怎么保证固定的食物来源的问题:先民们是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步入原始的农耕时代,去体会远古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吧!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 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手绘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从原始农业的起源、过程、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作用等方面掌握该知识点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并理解 1.起源:距今10000年左右 2.地点、种类:长江中下游,稻;北方,粟、黍 3.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4.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5.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1)概况: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2)标志: 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 石器的发展。 (3)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答案】(1)稻 (2)农作物 磨制 知识点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通过幻灯片展示《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等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并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解读文物,落实史料实证,掌握 “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 生活年代 距今约7000年 生活地区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房屋样式 干栏式房屋;木结构水井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如骨耜 原始农业 种植水稻 原始畜牧业 饲养猪、狗和水牛 原始手工业 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知识拓展·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1)考古发现的文物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包括建筑遗址、墓葬、碑刻、工具、武器、生活用品、艺术品等。 (2)文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为人们探究历史尤其是了解史前社会提供了重要证据。 知识点三 半坡居民的生活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通过幻灯片展示《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组织学生讨论房屋样式与地域、气候的关系;还可以利用《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引导学生归纳半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并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半坡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附近,属于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又能抵风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体现了半坡居民的聪明才智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解读文物,大胆假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