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34286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2048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课,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导学案
  • cover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理解张骞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2.识别丝绸之路的路线,认清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记住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职责及其意义,知道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情况。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预习导学】 课堂导入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什么 学生回———西域。汉武帝时,为何派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 张骞通西域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穿越时空,我随张骞通西域”为主题,组织学生排演课堂短剧,从路线、经历、感受等方面再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西域的范围、通西域的经过和意义等 分配角色,设计台词,结合《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思考张骞此行的艰难,感悟其精神 研读中外历史学家对张骞的评价,得出自己的评价 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张骞惊人的毅力和爱国精神;初步了解结合中外材料、全面研究的方法   (1)西域范围:今天甘肃 、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2)背景: 控制和奴役西域并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 (3)概况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目的 联络 夹击匈奴 走访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第一次 第二次 作用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知识拓展·   张骞通西域的条件: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汉朝有经贸往来;汉朝对匈奴作战的胜利;汉朝丝织业的发展。 【答案】(1)阳关 (2)匈奴 (3)大月氏 知识点二 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重走丝路,可以选择的贸易路线和商品有什么 组织两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自主讲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和沿线商品,《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及其交流商品 学生根据情境,观察《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注意图例、方位和古今地名对照等。关注起点和最远到达地 创设情境,有助于增强历史代入感。通过《丝绸之路路线图》,学生了解丝路路线,并认识其交流的丰富性与双向性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背景:自从 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②路线 ③交流物品:汉朝的 、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④评价:是古代 的大动脉。 ⑤作用: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海上丝绸之路 ①山东沿岸→ →朝鲜、日本 ②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 →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 南端和锡兰→欧洲 图示归纳 绘制下图,归纳丝绸之路上汉朝与西域互通的商品及技术。 【答案】(1)①张骞 ②长安 欧洲 ③丝绸 ④东西方往来 (2)①黄海 ②马来半岛 印度半岛 知识点三 对西域的管理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丝绸之路的保护: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列出表格,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提问:丝绸之路到底有什么意义值得我们汉政府如此保护呢 千年后的中国人又是如何继承它的 补充材料,完成经营西域的表格 绘制时间轴,从“张骞凿空”“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更是创新与发展 学生感悟丝绸之路的畅通,将其归因于张骞、班超、班勇等一代代人的努力 以古论今,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当前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