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 [体系架构] 课时23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东北三省 考点1 自然特征与农业(5年1考) 1.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范围 A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B秦岭—C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D东北平原和E华北平原,西部有F黄土高原 温度带 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 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干湿地区 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区 土壤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发育有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黄土覆盖,被称为“黄土地”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耕地类型 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作物熟制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粮食作物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经济作物 以甜菜、棉花、大豆等为主 农业发展条件 有利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雨热同期 不利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农业持续发展方向 发展节水农业是必由之路 3.“黄土地”春旱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1)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缓解春旱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人工降水、发展节水农业(如种植耐旱作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知识拓展 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 春季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考点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5年2考) 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位置、范围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地形 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F长白山地,北部为E小兴安岭,西倚D大兴安岭,中部是G东北平原 河流 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都汇入黑龙江,最终注入太平洋 气候 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冷湿。紧邻冬季风源地,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 知识拓展 1.东北三省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1)传统民居的特点: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2)原因:东北三省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雨和排雪;东北三省冬季寒冷,墙体厚和窗户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温。 2.东北三省湿地众多的原因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湖密布,水源充足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①自然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土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知识拓展 东北三省农作物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各种养分积累较多,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②人文条件: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消费量少。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2)问题及措施: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该地区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形成条件。 ①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