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40400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讲义 第8讲 浮力基础(有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5722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浮力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掌握称重法测浮力 学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1. 浮力的产生、大小的测量 2. 阿基米德实验探究 3. 阿基米德计算 浮力概念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3.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 浮力产生的原因 1.浮力是由于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而产生的,向 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2.压力差法求浮力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大,这就 是物体会受到浮力的原因,即 ,可见浮力并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 称重法求浮力 :_____ ;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结论:1. 由图 A、D、E 图可知,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时,_____越大,浮力越大; 2. 由图 A、B、C 图可知,在液体密度相等时,_____越大,浮力越大. 注意: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大小、浸没的深度等均_____.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F 浮 = G 排 . 3.推导式:F 浮 = G 排 = _____ =_____. F 浮—物体所受浮力—牛顿(N); G 排—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牛顿(N); ρ 液—液体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立方米(m3) 4.适用条件:液体和气体 5.当物体_____在液体中时,V 排=V 物; 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 排 < V 物 ,V 物=V 排+V 露 浮力+压强结合题型一:判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柱形容器) 解法一:求液体变化的高度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浮力只需要放入液体中即可产生 ( ) B.插入水底的木桩依旧受到浮力的作用 ( ) C.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 ) D.橡皮泥小船可以浮在水上,揉成球则会沉底,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 ) E.物体在上浮过程中受到浮力的作用,在下沉时不受到浮力作用 ( ) F.木块在浮出水面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说明浮力越来越大 ( ) G.重力为 1N 的水,最多可对物体产生 1N 的浮力 ( ) H.浮力在完全失重的太空之中依旧可以产生 ( ) D.浮力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的合力,合力的方向就是浮力的方向 如图所示,a、b 是两个体积相同又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e 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物体受的浮力小于 b 物体 B.a 物体受的浮力等于 b 物体 C.d、e 部分受浮力,c 部分不受浮力 D.c 部分受浮力,d、e 部分不受浮力 如图所示,Q 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 L=0.2m 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 l=0.1m 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 Q 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_____ (g 取10N/kg). 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则石头的密度为_____ g/cm3,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_____ N.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 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1)铁块从位置 1→2→3 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从 位置 3→4 的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_____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