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49733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72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
  • cover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安全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 3.通过班级集体讨论,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形成共同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电信诈骗的基本手段和识别方法。 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防范电信诈骗,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和关注。 2024年1月, - 绥阳县某中学学生小红(13岁)在家中刷快手时,看见有一个明星QQ,添加后对方称小红泄露了该明星的信息已经报警了,要求小红配合调查。随后对方就发来了一个二维码,要求小红扫描进群,进群后对方称是该明星的律师并发来了律师证。在对方的恐吓中,小红打开手机摄像头对着父母的手机,并按照对方的要求点开了父母的微信付款码,随即银行卡里的钱就被全部转走了,共计损失2万余元。 - 习水县某中学学生小明(14岁),用家长手机玩某款网络游戏时被拉进一个QQ群,群里“客服”称,可免费赠送游戏皮肤,当小明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后跳转出来的页面却显示:“由于违法领取皮肤账号已被官方锁定”,“如果不及时解除冻结将会影响个人征信,律师会将你爸爸妈妈告上法庭,警察还会上门来抓你”,经“客服”一阵忽悠和恐吓,小明被吓懵,先后10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致使家长银行卡内2万余元被转走。 - 播州区某小学学生小华(12岁)在家用父母手机观看游戏视频时,看到一个免费领游戏皮肤的视频,便添加了视频里的QQ群号。进入群聊后,群管理员声称只要按照他的步骤操作,就可以免费领到游戏皮肤。小华用父母的微信扫了码,竟弹出“微信即将被封号”的提示页面,小华十分惊慌,群管理员安慰他没事,只要按步骤完成身份验证,就可以避免被封号。于是小华扫码后跳出了一个需要输入密码的付款界面,骗子一再强调钱肯定会退回,小华起初还有一些犹豫,但对方说若不及时解封,他父母就将要坐牢,12岁的孩子经不住吓唬,接连扫码输入密码,付款2万余元,直到消息提示账户余额不足,这才告知父母并报警。 .提问学生:"你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电信诈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 (二)知识讲解 .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 、分类和常见手段,如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 1.电信诈骗的定义: 电信诈骗:电信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借助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 2.电信诈骗的种类: (1)仿冒身份欺诈:例如冒充公检法、领导、亲友等进行诈骗。犯罪分子可能会假冒“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犯罪需要配合调查,然后诱导其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者假扮受害人的领导或亲友,以各种紧急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 (2)网络购物类诈骗:如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发布虚假信息诱使受害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然后通过各种手段骗取钱财;或者以优惠打折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却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付款或直接拉黑不发货等方式实施诈骗。 (3)贷款和信用卡诈骗:通过发布虚假的贷款或信用卡办理广告,吸引受害人上钩,然后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各种名义骗取钱财;或以提升信用额度、解除分期付款等为由进行诈骗活动。 (4)假冒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5)电话诈骗:骗子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冒充亲友、银行、税务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6)网络诈骗:骗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广告、钓鱼网站、虚假投资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