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工程 检测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使精子获得能量后进行体外受精 B.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后的早期胚胎培养不需要额外提供营养物质 C.克隆牛技术涉及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 D.将小鼠桑葚胚分割成2等份获得同卵双胎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2.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培育杂种植株所用的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流动性原理 B.图1过程①是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是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 C.图2中属于杂种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 D.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3.双特异性抗体是指同时具有两种抗原结合位点的人造抗体,研究人员用新的技术构建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可同时特异性识别肝癌细胞上的GPC-3以及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质CD3。下图表示该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过程②可使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此方法也可用于诱导植物体细胞融合 B.HAT培养基会抑制单个的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骨髓瘤细胞的增殖,而B淋巴细胞分裂能力弱,只有杂交瘤细胞可以正常增殖 C.由图2可知,该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识别肝癌细胞膜上的GPC-3和T淋巴细胞膜上的CD3,从而将肝癌细胞和T淋巴细胞紧密接近(将T细胞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有利于T淋巴细胞特异性地杀伤肝癌细胞,促使巨噬细胞吞噬肝癌细胞 D.培养淋巴细胞时,除必须保证环境是无菌、无毒外,还必须定期更换培养液,提供的气体环境应为95%的空气和5%的CO2 4.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对样品中特定DNA序列进行定量分析。将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当探针完整时,不产生荧光。在PCR过程中,与目的基因结合的探针被TaqDNA聚合酶水解,R与Q分离后,在特定光的激发下R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达到荧光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次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荧光基因R连接在探针的3’端 B.该反应体系中并未加入ATP,所以新链的合成不需要消耗能量 C.TaqDNA聚合酶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合成磷酸二酯键 D.Ct值越小,说明样品中特定DNA序列的含量越多 5.酵母的蛋白含量高,可用作饲料蛋白,且有些酵母能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繁殖,既能减少污染,又能降低成本。研究人员从土壤中分离该类酵母并大量培养,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好的培养基要在高压蒸汽灭菌后再调节pH B.过程②的目的是将细菌稀释后再进一步扩大培养 C.④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以甲醇作为唯一碳源 D.在划线纯化时,最后一次划线后不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6.古人酿酒时,先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气泡:把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再与酒曲混合。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浸曲是将发酵菌种的细胞代谢激活,从而为酿酒做好准备 B.有气泡冒出是酒曲已经活化的标志,气泡成分主要是CO2 C.将米蒸熟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杀灭其中的微生物 D.摊开冷透的目的是恢复米细胞内酶的活性,以保证混合后发酵顺利进行 7.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培养最基本的要求。下列物品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吸管———干热灭菌 B.涂布器———酒精浸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