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53165

科粤版化学九下同步测试:7.4结晶现象(含解析)

日期:2025-10-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274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科粤版,化学,九下,同步,测试,结晶
  • cover
7.4 结晶现象 一、单选题 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中含有少量b时,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制食盐时,当水蒸干后停止加热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需要在托盘天平两端各垫一张干净的滤纸 C.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在试剂瓶外把滴管内的空气挤出 D.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里搅拌 3.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的含义:t℃,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B.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 C.20℃,向50 g水中加入16 g KNO3,可得到66 g KNO3溶液 D.将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大于KNO3 4.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过滤 B.镁带燃烧 C.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 D.用力塞紧橡皮塞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过滤 6.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试管中装有水12g和硝酸钾9g,搅拌后试管底部尚有部分未溶的固体.将此试管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并摇动试管,当烧杯中的温度达60℃时,试管中的固体恰好完全溶解.若不计加热过程中所蒸发的水量,则有关此试管内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前此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由室温加热至60℃的过程中,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C.在60℃时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 D.若继续加热至65℃时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但溶液已达到了不饱和状态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降温可使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9.已知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B.T1℃时,KNO3、KCI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降温的方法可将KCl的不饱和溶液a转化为饱和溶液b D.将60℃时的KNO3饱和溶液210g冷却至10℃,析出硝酸钾晶体89.1g 10.将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液的质量 C.硝酸钾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 11.如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B.20℃时,a、b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50℃时,将5g a物质溶解到l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 D.将50℃时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 二、填空题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t2℃时,将6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1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0℃~60℃之间,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 (2)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 (3)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