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53508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含解析)-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3次 大小:8345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学期
  • cover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两晋 三国鼎立 魏 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 蜀 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 吴 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西晋统一 曹魏灭蜀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西晋建立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西晋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西晋灭亡 背景 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灭亡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 建立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士族的崛起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逃到南方的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知识拓展 士族兴衰的原因 兴起 政治 汉武帝以来 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 东汉 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 曹魏 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士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经济 西汉中后期 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 东汉 豪强地主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 魏晋南北朝 士族制度的确立 衰落 内部原因 士族自身的腐朽 外部原因 皇权逐渐加强;庶族寒士进入政治中枢;战乱 2.南朝 建立 420年,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 演变 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3.江南的开发 背景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表现 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影响 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链接·选择性必修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农业工具(灌溉工具):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其后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 (2)手工业工具(陶瓷业):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3)庄园: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带有庄园经济色彩。 4.南北对峙: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淮水一线。陈朝时,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拓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特点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北方经济因战乱频繁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少数民族封建化程度提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课中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幅地图的历史信息,说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幅地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而江南之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