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整体解读 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这四篇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每一篇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童趣,氤氲着自然的气息,都与学生的生活认知背景距离贴近,如果细读细品,还会发现,每篇课文的节奏都简单明快,契合儿童的趣味。 从课程内容角度看,这个单元主要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一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学习内容指出:“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教学提示中指出: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 从识字方面来看,每篇课文中包含的要认识的字,不仅是生活的,更是代代传承的文化的。《秋天》中的“秋”,《说文解字》解释为“禾谷熟也”;“大”是一个张开手脚顶天立地的人的形象,《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天大,地大,人亦大”。《小小的船》中的“看”,以手加额遮目而望,字形即动作,即字义。《江南》中的“鱼”,象形字;“东南西北”四个字一起出现在一首富有童趣的诗中,学起来不仅有了语境,还有了生活情境。《四季》中的“尖”,也是象形字;“春”“夏”“冬”与前面的“秋”,是四个季节的称呼,一起联系起来认识,就有了广阔的生活境遇。更重要的是,这些字,都是在情趣盎然的课文中出现的,识记它们,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从文体形式来看,四篇课文,有散文形式,有儿童诗,有古诗。不同的文体形式,不同的内容,却同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都带来了活泼的、生动的、情趣盎然的阅读感受,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体会到了母语的美妙。这种美妙在文字描绘的形象里,也在活泼变化的节奏里,在每一个文字每一句里。 大单元设计思路 综合上面的解读,结合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语文实践活动领域的第一学段要求,本单元的目标可以提炼为: 学生将知道: 1.一年有四季,季节变换是一种自然规律。 2.人们可以用文字表达对四季的认识和体验。 3.认识更多的字就能阅读更多的诗文。 学生将理解: 每个季节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丰富语言积累,了解世界的奇妙。 学生将能够: 1.认识更多汉字,积累更多词句,背诵课文和教师提供的有关秋天的短小诗文。 2.正确书写单元田字格中的字。 3.通过阅读、观察体验秋天的特点,说出秋天里自己的感受。 4.合作创建一个四季体验馆。 这是整个小学阶段的第一个课文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除了在语境中学习识字外,还要学习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音韵和节奏美,积累语言并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说话,借助提供的词语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通过朗读想象和联结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具体的语境中,帮助儿童建构与季节体验有关的语言经验,可以说是单元课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又因为一年级学生,课文学习一定要以识字为基础,这就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以及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都在统一的语境中得到了整合。 创设什么样的学习情境,设计怎样的学习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借助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理解单元大概念呢?学生的最真切的生活境遇就是创设学习情境的最好切入点: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人们是怎样观察秋天的?一年四季在人们眼里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在这个秋天,一起去探寻季节的秘密吧。基于这样的学习情境,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和大概念理解的需要,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 创建一个有意思的“四季体验馆”。 以学生的生活境遇为进入课程的触发器,从遇见秋天,到探秘秋天,从生活境遇到文本境遇,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认识秋天的事物充分结合。当学生对眼前可以即时体验得到的秋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后,顺势发布核心学习任务,激活学生对不同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