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55672

2024年中考 物理专题提升 测量物质的密度(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2336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提升,测量
  • cover
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误差分析] 1. 天平缺陷引起的误差分析: A. 砝码生锈或沾有杂物,测得的质量偏①_____ B. 砝码磨损或缺角,测得的质量偏②_____ 2. 量筒读数错误分析 示意图 错误分析 体积测量值偏③_____ 体积测量值偏④_____ 3. 实验操作顺序引起的误差分析 (1)测量固体的密度 操作图 密度表达式 误差分析 解决方案 ρ= 物体从量筒中取出时沾有水,质量测量值m偏⑤____,体积测量值准确,密度测量值偏⑥____ 先测出物体的质量,后测出物体的体积 ρ= 少量水沾在小烧杯壁上,导致体积测量值偏⑦____,质量测量值准确,密度测量值偏⑧____ 先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再测出小烧杯与水的总质量,计算出水的体积 (2)测量液体的密度 图示 密度表达式 误差分析 解决方案 ρ= 量筒内有液体残留,质量m2测量值偏⑨____,体积测量值准确,密度测量值偏⑩____ 先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再将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最后测空烧杯质量 ρ= 烧杯内有液体残留,体积测量值偏 ____,质量测量值准确,密度测量值偏 ____ 4. 吸水性物体的体积测量 待测固体吸水(如小石块),导致测得的体积偏 _____,在质量测量值准确的情况下,密度偏 _____; 改进方法:a.让其吸饱水后再测量;b.可用一层塑料薄膜将物体密封后再测量;c.排沙法. 实验1 测量固体的密度 例1 小明家有一实心金属工艺品,他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细线、水等器材,测量工艺品的密度. 基础设问 (1)实验前,应该将天平放在_____上,取下两侧橡胶垫,用_____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该_____,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时,将工艺品放在天平的_____盘,并在另一盘中按_____(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后,分度盘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直至横梁恢复水平平衡.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g. 例1题图     (3)接着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细线系住工艺品将其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是_____cm3. (4)(表格设计)请你根据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可知,工艺品的密度是_____g/cm3,由下表可知该工艺品可能是由_____制成的. 金属 铝 铁 铜 银 密度/(kg·m-3) 2.7×103 7.9×103 8.9×103 10.5×103 能力提升 (6)(误差分析)在将工艺品放入量筒中时,量筒的内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工艺品的密度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_____ 新考法(7)(实验器材生活化)小明在家里找了一个电子秤(可以测量质量)测出了另一工艺品的密度,具体步骤如图丁所示. 例1题图丁 ①用电子秤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m0; ②将工艺品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在烧杯壁上标记出水的位置,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m1; ③将工艺品从烧杯中捞出,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④_____,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⑤则工艺品的体积为V=_____,密度表达式ρ工艺品=_____(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例1题图戊 (8)(密度小于水)小明还想测量一下蜡块的密度,但发现蜡块会浮在水面,于是他切了一小块,称得其质量为9 g,再将一重物悬挂在蜡块的下方,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方案,测出了蜡块的体积,为了减小误差,正确的实验步骤为_____,则蜡块的密度为_____g/cm3. (9)(吸水性物体)同组的小刚同学还想测量花生的密度(花生吸水),他找来了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量筒、细沙和粗沙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A. 先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m0,再将一把花生放到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 B. 在量筒1中加入适量的沙,摇平,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