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55704

2024年中考 物理专题提升 焦耳定律(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3041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提升,焦耳
  • cover
焦耳定律 1. 【焦耳定律的应用】 下列用电器与电蚊香加热器工作原理不相同的是(  ) A. 电热水器 B. 电熨斗 C. 电暖器 D. 电冰箱 2. 【电流热效应的防止】家庭装修中遇到导线不够长时,有的装修师傅把两根导线连接起来使用,但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连接处电阻较_____,电能转化为内能功率较_____. 3. 【焦耳定律的简单计算】某一家用电饭煲的铭牌上标有“220 V”字样,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5 A,则该电饭煲的电阻丝的电阻大小为_____ Ω;在额定电压下通电20 min产生的热量是_____J.(电阻丝的阻值不受温度影响) 知识逐点过 考点 焦耳定律 教材实验到新考法 实验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中考考法一题通 例 实验小组的小明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 猜想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阻大小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丙 例题图 基础设问 (1)下列能支持猜想二的现象是_____. A. 正常工作时,“36 V 54 W”的灯泡比“12 V 6 W”的灯泡亮 B. 接线板上接入的用电器越多,导线越容易发热 C. 电熨斗工作时发热明显,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密闭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空气),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两个容器内的电阻丝连接到电路中. (3)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_____来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下列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_____. A.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C.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4)图甲中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大于左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说明右侧容器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_____,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5)如图乙所示,使两个密闭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一样大,并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并联一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丝,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图乙中左侧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大于右侧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即可验证猜想_____是正确的;若将容器外5 Ω的电阻更换为10 Ω的电阻,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探究. 能力提升 (6)(实验异常分析)另一小组在利用图乙装置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U形管液面上升高度相同,与小明的实验现象不同,经检查气密性良好.请你分析使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 (7)(数据处理)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大小,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电阻丝阻值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I越大,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Q越多.小明猜想:当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Q可能与I成正比.随后在老师帮助下,小明测出了多组Q与I的数据.请提出一种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_____. 新考法 (8)(装置改进)组内同学小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内均装有质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煤油,电阻丝R1、R2、R3浸没在煤油中(其中R1=R3≠R2),改变开关的通断,通过观察_____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9)(现象分析)另一小组选用5 Ω和100 Ω的电阻丝进行图甲探究,闭合开关后,发现较长时间后,U形管中液面变化不明显,原因是_____,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 真题演练 命题点1 焦耳定律的理解及计算 拓展训练 1. 由于导线存在电阻,电流通过导线时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损耗.但某些导体在极低温度下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_____现象.用超导电缆输电,可极大降低电能损耗.若输电电流为200 A,输电线路的电阻为0.5 Ω,则用超导电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