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56585

13.1《迷娘(之一)》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553100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1,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迷娘》(之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概况和诗歌创作的背景: 2、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外国诗歌意象背后的西方文化源头,掌握相应的外国文学解读方法,从而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4、体会诗歌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 5、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知人论世 歌德(1749-1832)(原名: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思想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画家,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前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歌德除了诗歌之外,在小说、戏剧、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 《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 《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浮士德》作品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 写作背景 《迷娘》创作于1783(清朝乾隆年间)之前,后收入歌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作为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 迷娘是小说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 迷娘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她自小不善言谈,但动作灵敏、歌声动人,她喜欢蹦蹦跳跳,模仿钢索艺人的表演,喜欢坐在邻居家的门柱下,跑进厅堂去看大理石像。后来她被拐走,离开故土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成为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在马戏团里备受折磨和虐待,经常被无情地用鞭子抽打。直到后来威廉把她赎买出来才结束了被虐待的日子。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迈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 《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故事概要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主人公威廉·迈斯特,从少年时代起就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禀赋塑造自己,他出身富商家庭,却不喜欢孜孜为利; 他从小喜欢戏剧表演,希望通过戏剧过上自由的生活,同时实现自己振兴德国的抱负; 他离家出走,去剧院当演员,结果经历了事业和感情上的双重失败。 离开舞台后,他进入塔社,结识了一批以改良社会为已任的有志之士,在服务于公共事务的历程中,他终于彻底摆脱了庸俗的市民气息,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 自主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概括每一节的大意,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概括每一节的大意,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全诗的主要内容: 诗歌以委婉优美的形式,表达了历经坎坷的迷娘执著、深挚、哀怨而美好的心声。 ●第一节,描述是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表达了对祖国的强烈思念。 ●第二节,描述了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环境),思乡的感情也更加强烈。 ●第三节,描述迷娘被诱拐到德国时所走过的道路景象,这是条她离开祖国的道路,也是她回归故园的道路。 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和无穷魅力,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 课文研读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