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57834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随堂练(一)(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325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随堂练(一)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语不当造成表述重复,应该删去的是: (2)文中划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3)文中划浪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为: 二、综合性学习 2.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生活,随时都会有许多收货。某校九年级一班开展“学习语文,关注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活动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年度热词盘点 (2)【分组活动】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年度热词盘点”活动,搜集了2016年度盘点的汉字词,其中“刷”稳居2016年《新周刊》榜首。其原因是:2016年是狠狠“刷”的一年,人人都是“刷一代”,刷微博、刷微信、刷淘宝、刷直播、刷网剧……我刷故我在。刷,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也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人类速写。 请盘点你的初三生活,试用一个字高度概括并工整地写在下边田字格中,再作简要描述。 (3)【活动心得】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家纷纷发表感言: “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生活是语文!” “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请参与活动的你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吧!(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诗歌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所展示的画面。 4.诗的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心情?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刘绪斌的《成大事当养静气》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以通俗之语把自然之美和童真童趣刻画得活灵活现,不著一“静”字,而境界全出。   ②文静,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为美;心静,不单在经历,尤在觉悟透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莫不是广阔心胸的外在写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莫不是静夜游子的心灵呼唤?“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莫不是青山绿水的诗意寄情?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随手可及充满静美的细腻文字、传神之笔,因为静的心态、美的意境,早已融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③静,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状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陷于名缰利锁,何得心灵的自如?“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背负外物重负,怎会有真实的自我?在静的世界里,开展叩问心灵的对话,青涩消褪,迷茫渐远,推开尘世间的权利、世故圆滑,复归生命的本原。静能涵养简约心态,美便升腾在胸间。   ④静,一种厚积薄发的精神气度。身心之静,不同于孤独和寂寞。孤独与寂寞,是对自我处境的艰难咀嚼,如鲠在喉,如石压胸,有一种吐纳不出、吞咽不进的味道;身心之静,则是一种个体的内省和审视,若倒啖甘蔗,若曲径通幽,显示出内敛精神和进取气度。身心之静如射手屏气,若奔者躬身,时机既到,则毅然勇进气势如虹。《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以龙之变化喻世间英雄:“龙能大能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