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画家凡·高》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17课的学习内容。凡·高曲折短暂的一生,数量惊人的艺术作品,以及悲剧性的结局都让他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对于孩子们来说,作品中鲜活和华丽的颜色太让人震惊了,激起学生了解的欲望。所以,本课从了解画家开始,感受画家在创作作品时,受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变化。通过欣赏梵高的四幅代表作品,让孩子近距离感受艺术大师的魅力:刻苦、顽强、执着、积极探索、充满激情……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画家的内心世界。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储备了一定量的美术知识,欣赏的作品从单幅的中外优秀作品逐步过渡到了对画家的专题性欣赏,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油画,但面对凡·高如此众多的画作,以及画作中华丽、灿烂的色彩、粗犷豪放的笔触、强烈的激情有眼花缭乱、无从下手之感。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不足以对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深入的解读,教师如何将孩子的感性认识深入引导到理性认识,如何将资料上明摆着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认知,体会到艺术家的内涵,需要教师逐步给学生搭建阶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开展首次专题性欣赏学习。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尽量丰富,例如:讲授式,小组合作基础上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悬念式导入;以视频、图片欣赏的直观感受;与背景歌曲相结合欣赏感受;图片对比式分析,沙画纸实践感受笔触,色彩,技巧以及等等。 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词汇匮乏,欣赏作品时总是以第一印象为主,例如:这张画很美,颜色漂亮等等,泛泛、没有针对性的语言使欣赏停留在表面。建议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欣赏,例如:欣赏《吃马铃薯的人》时,可观察人物的服装、面部表情、手部、室内环境、灯光、食物等等,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疾苦、画家对他们的同情等。而且,随着欣赏的深入会有许多专业性强的词汇学生听不懂。如:笔触、印象派、色调等等。这些词汇对于我们美术教师来说不觉得特殊,但是孩子不同。建议在教学中通过图片欣赏,小资料解读,练笔等手段解决。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观察、描述、分析的过程中,利用课前调查、对比观察、小组合作基础上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进行专题欣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愉快的欣赏过程中,感受并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通过欣赏活动,认识画家的绘画风格,用语言或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 2.教学难点: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选择恰当的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 师:(播放foucsky中凡高的部分作品,学生欣赏)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现给我们的那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是谁的作品呢?关于梵高,你了解多少呢?正如同学们所说,梵高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出了你知道的,大家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学情预设:1、凡高为什么会生病? 2、凡高是如何创作作品的?他生前为什么没有人买他的画。 3、凡高是怎样的一个人? 师:梵高是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对于后世的影响前所未有。在梵高短暂而起伏的37年人生,尤其是他生命最后的十年。他竟然为我们留下了900多幅油画,1100多幅素描,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有是一个多么灿烂的艺术宝藏!可是,一个如此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中苦苦挣扎,经常饥寒交迫,重病缠身,只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