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59120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0917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制度,23张,课件,创新,变化
  • cover
(课件网)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 人才选———解决人事任免问题。梳理从汉到唐选官制度的演变,理清各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结合史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理解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体现。 中央机构———解决皇权相权矛盾。梳理秦汉、魏晋、隋唐中央机构的变化,结合史料认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及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赋税制度———解决财政来源问题。通过相关史料探究赋税制度的发展,理解征税标准的变化和影响。 重点:分析科举制的影响;难点:认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及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 2015年中国印花税票 杨炎仕途之路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材料一】 杨炎,字公南,凤翔人。曾祖大宝,武德初为龙门令,刘武周陷晋、绛,攻之不降,城破被害,褒赠全节侯。祖哲,以孝行有异,旌其门闾。父播,登进士第……玄宗征为谏议大夫,弃官就养,亦以孝行祯祥,表其门闾。 ———《旧唐书·杨炎传》 弘农杨氏 以弘农郡为郡望的杨姓氏族,属于“关陇八大家”,有着“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遍天下”之说。 杨炎祖上何以为官?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材料二】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 1、九品中正制 ②被地方大族操纵后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更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①社会动荡使得察举制失去良性基础 背景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材料三】 曹魏时期:各州郡推选本州郡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担任中正官;中正官品评人物,以家世、品行及才能为品评标准,三者并重,最终为人物定品,即乡品;官品与乡品相适应。 【材料四】 (西晋)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1、九品中正制 标准 家世、品行、才能 只看重家世 选拔了优秀的人才,一定时期内起着积极的作用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我祖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凭借家世入仕做官!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为改变门阀势盛,选拔真正的人才,开始启用寒庶 文化考试 出身门第 科举制度 2、科举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形成 阅读P41第一自然段归纳科举制推行的影响 积极: 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和社会的统治基础,; 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促使选官制度逐渐成熟; 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促进文学的繁荣 (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消极: 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